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022年国家海外优青项目申报专场宣讲会
会议时间
2022年2月下旬
会议方式
腾讯会议
(会议信息报名后另行通知)
会议安排
一、学院学科情况简介
二、海外优青项目配套政策介绍
三、海外优青项目申报注意事项及经验分享
四、交流答疑
报名方式
点击链接进入报名通道:http://shidaixuezhe.mikecrm.com/BQRIvBN
项目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发展。在近几年海外人才加速回流的大背景下,该项目一经发布即引起了海外青年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也成为这一群体回国(来华)发展起步阶段最为重要的资助项目之一。
申请条件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需求方向

条件支持
3、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动态增长机制:基础年薪60-80万)+五险一金及其他福利费约10万元/年+高水平成果奖励(上不封顶);
4、提供办公、实验场地,安家费180-520万(含国家地方支持),按成都市相关规定优先低价购买人才公寓;
5、按需提供80平方米周转房一套,享受配偶安置、养老/医疗、子女择校等方面的特殊支持政策;
6、提供国内一流医院专家级体检及其他相关高水平医疗服务。
学院简介
电子科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是电子科技大学为了适应“双一流”高校建设和信息通信与工程优势学科建设发展的要求,集中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分散在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和原电子工程学院的师生和设备,于2018年1月组建重塑而形成的新型学院,其前身还可远溯至电子科技大学建校初期就已设立、有众多知名校友的有线电系(一系)和无线电系(二系)。
学院现设有5个系。
学院结合传统优势学科和长期发展规划,着重交叉学科拓展布局,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学科整体实力持续增强,军事信息技术特色更加彰显,抗干扰与安全通信、移动与智能通信、光纤传感与通信、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等领域优势更加突出。
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对抗技术5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2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学院高度重视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获得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提名4篇,学会优博论文(含提名)5篇。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超过66%,学生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建有“可视媒体信号与信息处理”、“光纤传感与通信”两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每年主办或承办两次以上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和紧密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极大地扩大了学院的学术影响。
学院把人才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在“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引领下,通过引进和培养一批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杰出学者,使学院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学院现有一线教师251人,其中专任教师20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9%,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6%,青年教师占64%。为全面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学院提出了“1+2+3”的院级人才工作思路,以大力实施院级“青年教师学术跃升计划”为依托,以“青年人才”+“战略科学家”引育2项工作为抓手,以建设 “院级战略咨询委员会”、“院级人才工作顾问委员会”、“人才工作队伍”三支队伍为保障,切实推进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