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优申请,启航!

近日,时代学者陆续收到海外学者关于2025年海优申请的咨询,既包括海外博士,也有即将达到海外工作年限要求的国内博士,其中首次申请这一项目的群体也占相当比例。与往年不同,面向25年海优申请的 “新人”对这一项目都有一定了解,有的海外学者已经连续几年跟踪这一项目,咨询的内容更加深入细节,从青年学者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当下的申请人更加注重提早规划、提前布局。基于海外优青项目,海外学者可以对国内科研人才基金项目体系有所了解,也能够为回国(来华)申请其他项目积累经验,接下来时代学者将陪伴新一期的申请人共同准备,2025海优申请,一起启航!

2025海优申请

预判申请资格

明年将是海优实施的第五年,申请条件不出意外仍然以微调为主,所以申请人可以结合24年申请条件粗略判断。

申请条件关键点:
出生日期: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人才项目类似,以具体某一日为节点精确计算,但并没有像优青项目那样区别设置不同性别申请人的年龄限制。2025年大概率要求出生日期“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学历要求:
申请人须具有博士学位。一般来说,在申请截止日前需要提供学位证书。
研究大方向:
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具体可以根据申请代码选择申请口。
海外工作经历时间:
一般要求36个月以上海外经历,海外获博士学位者可放宽工作年限要求。注意必须是“获得博士学位后”的海外工作经历,所以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非常重要。
回国时间:
如果申请人已经回国工作,那么对回国时间有明确要求,早于某一时间回国工作的无法申请。针对2025年海优项目,已回国的群体大概率要求“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
限项要求:

核心是同层次项目只能承担一项,不得逆层次申请,选择要慎重。

把握时间节点

海外优青项目从联系依托单位、提交申请书、录制答辩视频到正式结果大概要经历一年的周期,在申请书提交阶段,主要涉及指南发布、系统开放和申请截止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参照往年,指南发布大概在1月份前后,系统开放时间会在指南发布后的一两周左右;截止时间逐步固定在4月15日。

海外学者可以参考过去几年的时间线,合理安排时间,把握申请节奏。

熟悉申请系统

海外优青项目申报采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填报的方式进行(地址链接https://isisn.nsfc.gov.cn/)。申请人在系统内完成填写后提交至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审核后提交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系统显示“形式审查与评审中”状态。

首次申请这一项目的海外学者须在系统开放后首先通过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开通个人申请账号。账号开通之后,可以先完善基本信息,维护个人成果数据库,随后根据系统要求上传申请书正文、证明材料等。

申请书结构

申请书主要有基本信息、中英文摘要、高层次人才类简历、报告正文、附件信息、科研承诺书、依托单位推荐意见几大板块。需要申请人投入较多写作精力准备的内容包括报告正文:主要学术成绩(建议不超过4000字)、全职回国(来华)后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建议不超过4000字)和中英文摘要(建议字数:中文400字以内,含标点符号/英文4000字符以内,含标点符号)。主要学术成绩部分要求着重阐述所取得研究成果的创新性、科学价值及本人贡献等;全职回国(来华)后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阐述全职回国(来华)后主要研究方向和思路、预期目标、团队和科研条件的支撑情况。申请书结构变化不大,可以参考24年的版本提前准备起来,尤其是正文部分,需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仔细打磨。

选择依托单位

尚未全职回国的海外人才,在还没有和国内单位建立聘用关系的情况下,可以采用 “依托申请”的方式申请海外优青,申请人与国内单位达成申报意向并签订意向协议,在申请材料中,申请人阐述成果和设想、平台配合提供支撑保障说明,双方建立申请“合作关系”申请成功则进入聘任引进程序,未成功合作关系终止绝大多数单位对依托申请都是持欢迎态度,申请人可综合平台、待遇、区域、学术圈层、家庭等多因素仔细考虑。同时,选择单位也要非常慎重,尽量多方了解信息再做决定。

时代学者每年都会围绕海外优青项目申请建立申请交流群,跟踪解读海优政策、组织宣讲交流答疑,计划申请2025年海外优青项目的申请人可以添加时代学者小编微信:shidaixuezhe2申请加入申报交流群(仅限申请人),需要申请简历评估或24年海外优青申请书空白模板的海外学者也可以联系小编。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