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外优青申请的基本条件可以简单归纳为:具有博士学位;198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有连续36个月以上海外工作经历(非中外联合培养的海外博士可放宽工作年限要求);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符合上述条件的候选人数量并不少,但被专家认可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并不容易。
从项目的申请书内容来看,主持项目、代表性论著以及专利、会议特邀报告、学术奖励等都是体现“较好成绩”的成果形式。精准到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海外工作三年的群体,很多都还处于博士后阶段,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导师的项目居多,独立申请并主持的项目相对少。因此从事基础研究的主要的成果形式还是以发表论文和专著为主,尤其是作为代表作的近五年五篇高水平论著非常重要!而专利及转化、特邀报告、学术奖励等因人而异。
总体而言,海外优青对学术成果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可以参照时代学者此前分享的评分体系(准备25海优申请书,先了解评分体系!),85分及以上为优先资助。如果周围有同学科同领域的入选人也可以参考对比。很多申请人尝试申请过一两次之后对项目和自身认识也逐渐清晰,在多次尝试无果后可能会接触到其他项目。但不同项目依托平台不同、发展路径不同,匹配资源及影响力也截然不同,且在当下项目统筹衔接要求下,是要有所取舍的,因此要十分慎重。涉及群体包括但不限于:
1.取得学术成果相对单薄,竞争力不强;
2.成果连续几年没更新或出现断层;
3.频繁切换研究方向,成果分散、创新不足;
4.毕业后往业界发展,逐渐远离学术科研;
5.年龄接近申请上限甚至已经超龄;
6.回国后落地的平台不合适。
…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同名),私信回复关键词,获取精选攻略
回复“02”,获取人才项目答辩PPT模板
回复“03”,获取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资料汇总
回复“04”,获取高被引科学家&斯坦福前2%科学家榜单
回复“05”,获取2024影响因子
回复“06”,获取高质量及预警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