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聘青年副教授和博士后 | 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黄维院士杨海涛教授课题组

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是以“柔性电子学之父”、有机电子学与柔性电子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黄维院士领衔,由百余位活跃于柔性电子科学技术前沿的中青年学者组成的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学术基地。研究院建成了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柔性电子国家基础科学中心、柔性智能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柔性电子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成了国际领先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中心,可满足开展柔性电子材料制备与表征,柔性电子器件加工与集成,柔性电子系统封装与测试等相关研究。2020年4月,获批建设全国首个”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3月,获批建设全国首个”柔性电子学”本科专业。研究院旨在通过解决柔性电子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孕育颠覆性技术和变革性技术,引领柔性电子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推以柔性电子为代表,包括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泛物联网、空间科学、健康科学、能源科学、数据科学在内的核心技术与未来产业变革,实现开道超车和领跑全球。
因发展需要,课题组计划招聘青年副教授1名和博士后3-5名 

研究领域:柔性电子集成的智能软体机器人

01
招聘方向
(1)柔性物理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柔性应变传感器、柔性压力传感器、柔性光学/温度传感器等。(2)柔性射频器件:包括柔性天线、近场通信器件(NFC)、微波理论、无线组网、无线充电等。(3)人工智能相关:包括AI for Science、大模型、强化学习、主动学习等,熟悉软硬件平台部署。
02
待遇及福利
准聘副教授

(年龄不超35周岁)

(1)岗位:事业编制,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经一定流程聘为硕/博导。(2)年薪:40万+科研等其他收入。(3)国家级平台: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柔性电子国家基础科学中心(4)科研潜力:课题组每年产生NS及其子刊成果。(5)科研经费:20万。除学校配套外,共享课题组经费资源(400w+)。

(6)安家补贴:20-30万,免税。

(7)发展通道:团队为入职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全力支持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级、省部级人才。

(8)子女教育:可享受全国顶尖的我校附属中小幼教育资源。

博士后

(取得博士学位3年内;常规博士后年龄不超35周岁;特别资助博士后年龄不超32周岁)

(1)年薪:常规博士后24万、特别资助博士后29万。(2)其他收入:入选国家博士后相关项目,可享受相应项目资助和科研等其他收入。(3)国家级平台: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柔性电子国家基础科学中心。(4)科研潜力:课题组经费充足(400w+),每年产生NS及其子刊成果。(5)发展通道:在站期间,若达到准聘教授岗位标准,可申请预聘为学校准聘师资,获聘后纳入相应岗位管理并享受相应待遇。

(6)子女教育:可享受全国顶尖的我校附属中小幼教育资源。

03
合作导师介绍

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有机电子、塑料电子、生物电子、印刷电子、智能电子、能源电子、健康电子和柔性电子学家,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柔性电子基础(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国家重要人才”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变革性技术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旗舰期刊——Research创刊主编、自然出版集团合作期刊——npj Flexible Electronics主编。亚太地区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主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执行委员兼主席高级顾问。俄罗斯科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名誉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美国光学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新加坡化学会会士。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六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及两项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果两次入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等。

杨海涛,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兼任河南省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FexMat期刊青年编委。主要围绕柔性电子集成的多功能机器人及其智能系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并面向航空航天领域开展应用,主持国家海外优青、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计划、河南省实验室重大项目、装备预研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金等多个项目。相关成果被Nature主刊、亚洲新闻电视台、美国 NASA 等知名机构专题点亮报道。代表性成果列举如下:

[1] Haitao Yang, et al. Multifunctional Metallic Backbones for Origami Robotics with Strain Sensing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Science Robotics, 2019, 4, eaax7020.

[2] Haitao Yang, et al. Automatic Strain Sensor Design via Active Learning and Data Augmentation for Soft Machines.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2022, 4, 84.

[3] Haitao Yang, et al. Computational design of ultra-robust strain sensors for soft robot perception and autonom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15, 1636.

[4] Haitao Yang, et al. Topographic Design in Wearable MXene Sensors with In-Sensor Machine Learning for Full-Body Avatar Reconstruc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 5311.

[5] Haitao Yang, et al. Graphene Oxide-Enabled Synthesis of Metal Oxide Origamis for Soft Robotics. ACS Nano, 2019, 13, 5410.

04
应聘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重要科研项目经历及个人贡献、代表性学术成果等相关材料发送至iamhtyang@nwpu.edu.cn(注明:意向岗位+姓名+专业),为应聘者提供的信息保密,欢迎咨询、联系。

 

更多招聘内容可点击【下方搜索框】输入关键词搜索或点击【文章开头合集标签】获取同类型招聘信息

 

时代学者人才助手
旗下海内外学者招聘招生信息共享平台
 
聚焦博士后、博士生群体,每日发布海内外实验室/课题组岗位招聘招生启事,同时分享博士后&博士相关政策。
免费发布团队招聘招生启事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shidaixuezhe发送招聘内容文档。需要组建团队的学者可以关注我们。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
 
▼如需发布招聘信息可查看下方指南▼
海内外实验室/课题组招聘免费发布操作指南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