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持续加强海内外人才引进,近期学校将开展多项引才活动。诚邀全球高校或研究机构教师、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读博士等莅临参会。
一. 欧洲人才交流会
2024年10月,我校将组织多学院多学科学者赴欧洲瑞士、德国、英国、爱尔兰等国举办欧洲人才交流会。
瑞士苏黎世站
第一场
地点:ETH Hönggerberg HPF G6,Otto-Stern-Weg 1, 8049 Zürich
德国汉堡站
第二场
时间:10月14日(周一)下午15:00-17:00
地点:Brand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Raum 5(房间号), Lilienstrasse 5-9,20095 Hamburg
德国亚琛站
第三场
时间:10月15日(周二)下午16:00-18:00
地点:Vaalser Str. 234, 52074 Aachen
德国慕尼黑站
第四场
时间:10月17日(周四)下午16:00-18:00
地点:Fürstenrieder Str. 5, 80687 München
英国布里斯托站
第五场
时间:10月21日(周一)具体时间后续更新
地点:后续更新
英国伦敦站
第六场
时间:10月22日(周二)具体时间后续更新
地点:后续更新
英国剑桥站
第七场
时间:10月24日(周四)具体时间后续更新
地点:后续更新
爱尔兰都柏林站
第八场
时间:10月26日(周六)具体时间后续更新
地点:后续更新
请扫描以上二维码,报名参加西北工业大学欧洲人才交流会。
二. 欧洲人才交流会
2024年11月,我校将举办西北工业大学第十三届翱翔青年学者论坛。届时将邀请全球优秀学者来校实地考察和交流。论坛的时间地点等具体信息请关注我校人事人才公众号。
西北工业大学大学人事人才公众号
学校概况
Part 01
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高校,是国家“985”和“211”工程建设高校,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学校汇聚了一支由39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学/生态学,以及农业科学等11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械、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人文社科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三大奖28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深度参与6个国家实验室建设,牵头新增或重组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到款300多亿,科研经费充足。
航天学院简介
Part 02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是学校“三航”特色的学院之一。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源于1958年创建的宇航工程系,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宇航院系之一。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航天创新人才为己任,服务国家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历史上培养了飞行力学、火箭发动机2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学院培养的11000余名院友中,涌现出以第二十届中央委员金壮龙、雷凡培,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晓、罗琦、王海峰、吴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精英、国之栋梁,是人才培养领域“西工大现象”的重要体现。学院主建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全国一流建设学科。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总师育人文化”为引领,构建航天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学生2100余人,其中本科生1000余人,硕、博士研究生1100余人。现有4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专业;4个硕、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建设了9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1个陕西省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学生荣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等多个国家级奖项。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院坚持内培外引,加强对优秀教师的成长支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激发队伍活力。现有教职工22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1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6人,国家级专家、总师等4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2人,省部级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6个,形成了一支以院士为带头人,高层次人才为骨干,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科研工作贡献突出。学院聚焦“四个面向”,服务“航天强国”建设,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凝练形成空天飞行器技术、空天动力技术、深空探测与空间操控技术、微小卫星星座与天地一体化技术、信息对抗技术、新能源与人工智能技术等研究方向。研制的“运载火箭故障仿真系统”用于载人航天历次发射,我校成为受到原总装备部载人航天办公室表彰的两所高校之一;牵头研制的某高机动靶标频频亮相国内外航展,引领了前沿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及重复使用运载技术研究,作为副总师单位完成了国际首次组合动力模态转换飞行试验,为未来航天运输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翱翔系列立方星先后3次成功发射并实现超期在轨稳定运行,澳门1号科学卫星成功发射并交付使用;牵头研制某空间技术验证项目的遥操作系统,对我国空间飞行器、天地往返运载器、先进导弹、先进动力等前沿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学院建设或参与建设了固体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航天局液体火箭发动机数字化研发创新中心等3个国家级创新中心,陕西省微小卫星工程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十年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 “十三五”以来,获批各类千万级重大项目及标志性项目55项,累计科研经费到款18亿元。
合作交流成效显著。学院与国内外近百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交流合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工集团等军工集团和科研院所签订战略或产学研合作协议。与莫斯科航空航天大学、多伦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萨马拉大学等10余所大学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或交流,开展了“未来空天飞行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俄乌白国际人才培养项目等,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等国际组织合作建设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引才政策
Part 03
招聘学科门类包括但不限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
学院优势特色领域包括机械与航空宇航、控制科学与工程、工程热物理、机器人系统及其应用、信息与控制、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技术、空间科学、材料、结构、力学等。
1.岗位要求:
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40周岁;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2.支持待遇:
(1)事业编制,聘为教授、博导,正高级职称。
(2)年薪75万+奖励绩效、突出贡献奖励等其他收入;
(3)提供200-6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含国家);
(4)博士生指标入职前三年每年保证1个;
(5)入职前三年招收的博士后,薪酬由学校全额承担(博士后年薪29万);
(6)安家费及货币化补贴200万(含国家和地方);
(7)子女享受西工大中小幼优质教育资源(全国顶尖);
(8)享受“三秦优才卡”,享受省内机场、铁路客运站贵宾服务,医疗系统“绿色通道”,三甲医院体检,省内A级景区免门票等高层次人才专享服务;
(9)海外优青进入答辩暂未通过者,经一定程序纳入学校“翱翔海外学者”(NPU Aoxiang Young Fellow)支持,年薪55万,科研经费100万,安家费及货币化补贴40万元等;
(10)学院设有引进人才专项支持政策:新进入选海外优青者一次性奖励10万元/人;除学校给予的博士生指标外,给予硕士生指标2个/年,支持三年;提供办公及实验用房50-100㎡的,减免三年房屋使用费;推荐引进海外优青者一次性奖励伯乐奖5万元/人。
1.岗位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准聘教授不超40岁,准聘副教授不超35岁,满足相应岗位学术标准。
2.支持待遇:
(1)准聘教授:事业编制,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薪51万/年+奖励绩效+科研等其它收入;科研启动金20万;安家费+安家补贴30万,免税。
(2)准聘副教授:事业编制、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薪40万/年+奖励绩效+科研等其它收入;科研启动金20万;安家费+安家补贴20万,免税。
1.岗位条件:取得博士学位3年内,特别资助博士后不超32岁,常规博士后不超35岁,满足相应岗位学术标准。
2.支持待遇:
(1)特别资助博士后:年薪29万/年+团队配套奖励+入选博士后相关项目的资助+科研等其他收入;
(2)常规博士后:年薪24万/年+团队配套奖励+入选博士后相关项目的资助+科研等其他收入。
(3)发展通道:在站期间,可申请预聘为学校准聘师资,获聘后纳入相应岗位管理并享受相应待遇。
联系方式
Part 04
学校人力资源部
联系人:崔老师 +86-29-88460620
联系邮箱:rcyj@nwpu.edu.cn
航天学院
联系人:刘老师 +86-29-88460431
联系邮箱:liuruiyuan@nwp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