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入选者仅22岁!2025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全球入选者名单公布

当地时间9月8日,2025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全球入选者正式揭晓。浙江大学赵保丹等35位来自气候与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计算和材料科学领域的青年研究者、科学家和企业家凭借在领域内的卓越成就或创新贡献,从全球数百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最年轻的入选者是22 岁的Victoria de León,来自蒙特雷理工学院。她开发了一种辐射水平升高时会发光的材料,从而提醒宇航员及时撤离。时代学者汇总整理了入选名单,具体如下:

部分入选者简介

季逸超,Manus联合创始人。1992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季逸超长期致力于构建结合技术深度和实际应用的工具。曾获得红杉资本和真格基金的投资,创立了Peak Labs,并开发了基于定制语言模型驱动的知识搜索引擎Magi。

2025年3月,他用英语介绍初创公司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应)开发的AI Agent Manus的视频迅速走红。该Agent 基于多种模型构建,包括Anthropic的 Claude。

李曼玲,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员。她于2023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她创建了使人工智能可以从多媒体信息(如图像、音频、视频和文本)中拼凑出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框架,帮助人工智能系统识别周围环境中发生的事情,并协助系统“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除了识别视频中的物体或从句子中提取关键词,该系统还能跟踪事件发展、分析不同行为之间的关联,并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随着人工智能系统越来越多地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大决策,这种透明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张亚敏,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2016年获得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及南开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2016-2020年底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研究;曾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她研发了一种侵入性极低的新型起搏器,可直接贴附于心脏,并在体内自然降解。这种微型可降解起搏器有望减轻心脏手术后的恢复负担。她的设计方案已发表于《自然》,目前已在多种哺乳动物及器官捐献者的人类心脏上完成测试,下一步将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谢天,微软研究院科学智能中心(Microsoft research AI for Science)首席研发经理。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后研究,曾在DeepMind和Google X实习。
他开发了一个名为MatterGen的模型,通过调整原子类型、位置和晶格模式,逐步优化“原子单元”(材料中最小的重复单元),最后生成符合所需标准的稳定材料配方。该模型基于超过 60 万种稳定的材料以及从两个大型数据库中提取的相关量子化学信息进行训练。MatterGen提出的一种材料在抗压性方面与模型预测值的偏差仅为20%左右。谢天认为,这个开源项目能够极大地促进材料研发,比如为电动汽车开发更好的电池,或为可持续能源存储制造燃料电池。

赵保丹,2019年任浙江大学光电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2023年任长聘副教授。她于201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有机光电物理学权威卡文迪许物理学教授Richard Friend院士(FRS, FREng, FIEE, FInstP, Kt)。赵保丹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特别是钙钛矿发光器件,以及与上述课题有关的器件物理和光物理。赵保丹研究员在近5年共发表SCI期刊论文20余篇,包括Nature, Nature Photonics (cover article), Nature Electronics (cover article),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
赵保丹探索了新型半导体材料“钙钛矿”的发光二极管(LED)应用并实现突破。她的工作有望带来更明亮、色彩更纯正、价格更低的屏幕——同时还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在今年3月发表的《自然》论文中,她和团队人员制造的钙钛矿LED的最小像素尺寸,只有过去世界上最小LED的五分之一。

有意了解海外优青申报或其他引才项目申请的人才,可以扫描右下方二维码,添加时代学者工作人员微信(微信号:shidaixuezhe2),咨询项目申请事宜。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