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大幅下降!2024面上平均资助率仅为11.7%

7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2024年度部门决算。据面上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近年来面上项目申请量逐年增加,加之“申二停一”的调整,2024年面上项目申请量达到17.80万项,增幅达48.77%。

为保障面上项目资助率在合理区间运行,自然科学基金委采取扩大资助规模、适度降低资助强度等积极措施稳定资助率。

2024年度面上项目批准资助项目20758项,较上年增加437项,增幅2.15%;批准资助直接费用101.37亿元,较上年增加0.86亿元,适度降低了单个面上项目平均资助强度,面上项目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48.83万元/项,较上年减少0.63万元/项,面上项目批准资助项数和资助金额均较上年有所提升。2024年面上项目平均资助率为11.7%。

此外,报告还特别提到项目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面上项目2024年度资助率大幅下降值得高度重视。

2024面上项目申请量快速增加,是自主人才培养、海归人员加盟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同时,为了更好地资助青年人才,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经费向青年科技人员做了适度倾斜。面上项目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经费中占比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已从2012年的52.76%下降至2024年的30.19%。如何应对留学归国人员和高水平博士毕业生释放的真实资助需求,满足科研人员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的迫切需要,同时对这些需求予以科学引导、合理分流,缓解申请压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面上项目的评审机制仍需进一步优化完善。

在评审机制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项目申请中的“前期研究基础”对专家评审的影响程度达到4.56,接近“影响非常大”。调研中有科研人员反映,部分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容易受到项目研究基础影响而“忽略”研究内容本身的创新性,使评审结果趋于保守,不利于部分具有高创新潜力的项目获得资助。

多数领域未设置学科交叉类申请代码,少数二级申请代码存在连续“零申请”或“零批复”现象。

目前在多个科学部的申请代码中,并未设置交叉研究类二级申请代码,且交叉科学部尚未开放受理面上项目申请,不利于跨学科的交叉基础研究申请面上项目。2024年批准资助面上项目对全部1266个二级申请代码的覆盖率达到95.97%,但仍有51个二级申请代码未被覆盖。而且在近三年的申请资助中,部分二级申请代码存在连续“零申请”或“零批复”现象。

依托单位面上项目管理有待进一步优化。

依托单位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中高度关注项目的申请与获批情况,并普遍将面上项目获批与科研人员职级评定等挂钩,相对忽视项目的过程与结题管理,导致部分项目负责人易于忽视项目执行与结题,影响了项目实施效益与成果质量的提升。

针对相关问题,基金委还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优化资助结构,“开源节流”多措并举提升面上项目资助率,满足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基础研究资助需求。

适当设置面上项目申请条件限制,探索引入“分阶段”评审机制,助力高创新性项目申请脱颖而出。

优化完善学科交叉类研究的项目申请与评审机制,建立申请代码定期调整机制,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着力转变依托单位将项目获批与待遇简单挂钩的不当做法。

国自然面上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完整内容如下:

2025海外优青申请人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时代学者小编微信(微信号:shidaixuezhe2),申请加入微信交流群。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