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优青申请人近期登录系统填写时,在板块会被要求独立上传申请人简历,并注明是优青(海外)专用简历。作为申请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科研简历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今年项目申请书中,“高层次人才类”简历已更名为“优青(海外)”简历,其内容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这里先简要介绍一下简历结构,在2025年项目申请书模板中,优青(海外)简历的框架内容包括:
1.教育经历:从本科开始,按时间倒序排序,研究生阶段导师须列出;2.博士后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合作导师信息要列明;3.博士后工作经历以外的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4.曾使用其他证件信息:如曾使用其他身份证件作为申请人/主要参与者获得项目资助的,须列出;5.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国自然项目/课题:由系统按证件号检索后,自动生成;6.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国自然以外的其他项目;7.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近五年发表的代表性论著,合计5项以内;已发表其余论著,合计10项以内;其他诸如专利、会议特邀报告等成果及奖励合计10项以内。
申请人在创建简历时须先回到系统首页,点击左侧进入界面,然后点击右上方的,简历类别选择“申报优青(海外)专用”,简历名称由申请人自行设定,能够区分不同项目使用即可。提交后简历内容不可修改,如需修改需重新创建新简历,每位申请人最多拥有5份有效简历(作废简历不占数额),建议申请人在上传前仔细核对相关信息。

进入简历创建页面后,首先会跳出“重要提示”,对比24年的提示内容,本年度仅常规更新了“近五年”时间,最新要求为“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项目/课题范围:资助期限开始日期晚于2020年1月1日(含)或者目前在研的项目/课题”。这一时间要求在填写近五年5篇代表作时同样可以参考。

看完重要提示之后,如果申请人在——部分已经完善了个人学习工作经历、主持或参与国自然或其他项目信息,那么在创建简历界面会直接显示。而代表性论著、其他论著等成果,需要通过添加按钮从个人成果库中选择导入到简历之中。
因此,首次使用信息系统的申请人,在创建简历之前,需要维护个人的科研主页及个人成果,将履历经历信息、论文、专著、专利、会议报告等信息录入。当然这些信息会一直保留,以后申请其他项目依然可以调取使用,也避免了申请人重复填写。申请人在补充完整信息后可以点击“保存”并预览简历,确认无误后提交简历,随后下载即可在海外优青申请时上传使用。
最后,这里也提醒一下申请人,科研简历中的5篇代表性论著选择非常重要,申请人要结合研究体系、成果价值、发表载体、作者身份、论著性质等因素仔细权衡。目前距离项目申请截止已不足一个月,现阶段正是申请人准备报告正文的关键期,可以同步开始熟悉系统,完善个人信息。

2025海外优青申请人可以添加时代学者小编微信:shidaixuezhe2,申请加入微信交流群,一起准备申请事宜。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名:时代学者),私信回复关键词,获取精选攻略
回复“01”,获取海外优青申请攻略
回复“02”,获取人才项目答辩PPT模板
回复“03”,获取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资料汇总
回复“04”,获取高被引科学家&斯坦福前2%科学家榜单
回复“05”,获取2024影响因子
回复“06”,获取高质量及预警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