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in Us
诚邀您加盟


重点领域及方向

招聘领域:能源、环境、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碳金融、碳管理
主要方向,但不限于:

讲席教授/特聘教授(学术荣誉岗位)/长聘教授/首席研究员

岗位要求
(1) 在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担任教授及以上职务,或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
(2) 把握低碳领域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能够引领学科前沿,掌握关键技术,具有凝聚多学科协同攻关、赶超或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的能力,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研究成果;
(3) 在相关领域享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
(4) 讲席教授、特聘教授申请者需在学术领域内做出系统性、开创性突出贡献、取得杰出成就,达到学校学术荣誉体系特聘教授、讲席教授水准的顶尖人才岗位聘任要求。
长聘副教授/长聘教轨副教授/长聘教轨助理教授

岗位要求
(1) 长聘副教授岗位,一般应具备在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担任副教授及以上或相当职务3-6年;
(2) 长聘教轨岗位,一般应具备国内外大学或科研院所3年及以上工作经历(博士毕业后),特别优秀者可放宽工作经历;
(3) 在学科前沿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或表现出很强的学术潜力;
(4) 年龄不超过40周岁。

支持情况
(1)独立PI,给予博导资格及研究生名额支持;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3)配备一流的科研平台、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及优越的工作环境;
(4)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及丰厚的住房补贴;
(5)享有交大丰富医疗资源,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6)享有交大及临港新片区子女教育资源;
(7)享有人才落户政策。


项目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申请条件
2025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支持情况
1. 优厚的薪资待遇:根据人才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面议);
2. 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国家资助100-300万,学校1:1配套,此外学院根据人才实际科研需求进行配套;
3. 优良的科学研究环境和平台:根据工作需要提供充足办公实验用房、配套设施、公用实验平台和科研支撑服务,在人才引进、团队组建、博士生招生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4. 完善的职业发展平台:事业编制,长聘教轨副教授岗位,博导资格,团队建设支持;
5. 优越的生活保障:提供丰厚的安家费、全装修人才公寓、人才及家属落户、子女教育、十三家医疗保障及优越的工作环境,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6. 丰富的学术交流机会:支持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拓宽学术视野,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有意向申请师资岗位或依托申报海外优青的学者,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
扫码报名
电脑端报名

学校及学院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坐落于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上海,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且享有崇高学术声誉的著名大学之一。
上海交通大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在上海市大力支持下创办的低碳技术和碳资源管理领域国际化办学试验区。学院秉持“面向国际、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理念,携手爱丁堡大学等英国高校及全球十余所顶尖学府,在低碳技术、碳金融、碳管理、循环经济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办学体系。作为国内首家低碳学院,学院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
学院立足国家“双碳”目标,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及人才优势,打造一流低碳交叉研究平台,成立了碳金融与碳管理、新能源与储能、智慧能源与大数据、废弃物资源化、碳捕集利用与贮存5个研究中心。学院以建立国际一流师资队伍为目标,以长聘体系建设为牵引,围绕学院战略规划、重点发展方向,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精准引进和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学院成立以来,共引进全职教师30人,引进教师均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或研究背景。其中,国家海外优青项目4项、上海市人才计划入选率连续多年维持100%,师资团队人才计划总覆盖率达80%。
在低碳学院这片沃土中,海外优青们将情育桃李、“碳”索科研,为国家育新苗,为天下储人才。如果,你也是一位有志趣的学人,一名想回到祖国怀抱的海外游子,一个愿意在低碳前沿领域探索未至之境的人,那么,我们在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期盼你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