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大学电活性生物材料交叉研究中心(简称“交叉中心”)是东北大学2024年初依托“东北大学电活性微生物交叉研究团队”新晋成立的二级科研单位。交叉中心负责人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微生物系主任、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Derek Lovley教授。Derek Lovley教授是电活性微生物领域国际顶级学术大师。其致力于微生物基础研究,在厌氧微生物生理生态、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和生物修复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现已发表学术论文超过500篇,其中Nature和Science正刊文章25篇,H影响因子196,个人引用14万次(Google Scholar),世界微生物学家引用次数排名第一。交叉中心执行负责人是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福会教授(国家杰青)团队的徐大可教授(国家杰青)。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行为、机理和防治的相关研究及抗菌金属材料和海洋防污涂层的研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40多篇,其中4篇入选ESI热点论文,1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总引用12000余次,H因子64,已发表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3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6篇)以及腐蚀领域顶级刊物Corrosion Science(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973专项服务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教育部项目基本科研业务费交叉融合重点项目等科技部、基金委、企业项目30多项,总经费超过4000万元。电活性交叉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活性微生物(微生物腐蚀)和细菌产导电纳米线材料。两个研究方向均以电活性微生物为核心,科研领域辐射材料、信息、采矿、冶金、生命、医工、环境等学科,形成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集群,具有强烈的多学科交叉属性。目前涉及到的主要研究学科有材料学科、生物学科以及信息学科。交叉中心现有固定编制人员11名,包括教授5名,副教授4名,讲师1名,助理1名,其中外籍教授2人,国家级人才4人,团队横向、纵向课题众多,经费充足,学术平台优越,课题组氛围和谐,适合年轻人发展。为进一步加强电活性交叉中心的研究力量,优化团队布局,开拓学科方向,现面向海内外招聘教授,青年副教授,博士后若干。诚邀并全力支持符合申请条件的海外人才同步依托申请海外优青等项目!
1. 活体功能生物被膜材料(产氢/甲烷,传感器等方向);2. 微生物回收废旧能源材料;3. 抗菌/防污材料及微生物腐蚀;4. 生物信息学/计算材料学;
5. 生物传感器。
基本要求:在招聘学科学术前沿领域从事创新性研究,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经验,在本学科领域取得较高学术水平、具有标志性学术成果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薪酬及待遇:纳入编制管理,聘为教授(卓青A岗,年薪50万,科研启动经费200万,安家费80万)或特聘研究员(卓青B岗,年薪35万,科研启动经费60万,安家费60万,博新计划/青年托举/海外优秀博士后项目入选者优先)。
基本要求:在招聘学科领域取得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居于本学科领域同年龄段学者前列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薪酬及待遇:纳入编制管理,聘为副教授。学术业绩优秀的候选人可入选卓青计划C类(30万年薪,30万科研启动经费,30万安家费)。
基本要求:2024、2025年应届博士毕业研究生及获得博士学位未满3年,且符合国家博士后入站条件。在招聘学科领域重要期刊发表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能独立承担科研课题。
薪酬及待遇:按照东北大学卓越青年人才集聚计划(卓青计划D)执行,合同期3年,年薪25万,科研启动经费10万)。
有意者请投递个人简历,欢迎广大有志之士加入东北大学电活性材料交叉研究中心。
投递链接:https://sdxz.mike-x.com/2LTcD
联系人:徐老师 xudake@mail.neu.edu.cn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快速投递通道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