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官宣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近日,科技部陆续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评审结果,多所高校官宣获批立项。

郑州大学

根据郑州大学科研处官网信息,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立项工作已陆续完成,截至目前,本年度郑州大学获批项目/课题的数量和经费均创历史新高,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其中,郑州大学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课题10个,总经费超1.6亿元;获批由企业牵头、我校教师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1项,总经费4500万元。
由李蓬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细胞器感应与互作对脂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病理生理学效应”,以代谢性细胞器感应、调节脂质代谢稳态的作用机制为核心,阐明代谢性细胞器感应与互作调控脂代谢的作用及机制,揭示细胞器感应与互作异常导致脂代谢紊乱相关重大疾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效应,为重大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培养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才,持续提升我国在脂质代谢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由张瑞芹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中原城市群重污染精准溯源与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围绕区域重污染天消除和空气质量尽早达标的关键问题开展研发,厘清和量化中原城市群及鲁皖豫交错带大气氧化性特征和二次污染物耦合机制,构建多污染物融合排放清单与重点行业减污降碳数据库,建成大气PM2.5和O3复合污染快速精准溯源与评估诊断业务化系统,开展工业园区VOCs和农牧业氨减排全过程精细化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支撑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由徐明亮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重点专项“基于AI模型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协同关键技术及平台研发”,聚焦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协同重大“卡脖子”难题,建立基于全业务链一体化融合与增强式预测的统一数字业务模型创新理论方法,突破数据表征学习的高精准供需协同、价值关联学习的高精准跨链协同、决策模型学习的高精准人机协同等关键技术,研制基于AI模型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协同一体化服务平台,在汽车、钢铁、港口等关键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由单崇新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西量子物理联合实验室”,聚焦于量子物理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国际大科学装置研究新型粒子和标准模型的高精度检验,探索金刚石氮空位色心光/电探测磁共振现象,开拓纳米金刚石病毒检测、高压原位多物理场传感等方面的应用,发展表面增强拉曼的量子理论拓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可穿戴、柔性传感器领域的应用。

由张玺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创新型体外诊断技术体系研究与产品开发”,围绕分子与免疫诊断开展创新技术体系研究和即时检测(POCT)产品开发,采用CRISPR分子诊断、荧光微球定量检测和胶体金多联检测等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和产品研发,为建设相关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化工大学
据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消息,学院院长王友清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流程行业动态风险智能管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批国拨经费995万元。这是学院首次作为牵头单位获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了学院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的新突破。
内蒙古农业大学
12月23日,据内蒙古农业大学官网消息,学校牵头申报的4个重点专项获批立项,包括“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重点专项1项、“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2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总经费3737万元。
云南大学
12月25日,云南大学新闻网发布消息,学校本年度获批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7项,研究领域涵盖天文、材料、生态、地学和生物学等学科。
河北地质大学
近日,学校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纯石英原料矿床地质背景与成矿机制研究》,课题资助总经费为496万元,执行日期为2024年12月到2027年11月,该课题所属重点研发项目为《高纯石英原料矿床成矿机制与提纯关键技术》。课题以重要成矿区带不同类型典型高纯石英原料矿床为研究对象,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厘定相关岩石的构造环境,查明岩浆源区特征,揭示关键致矿因素,阐明成矿机制,形成高纯石英原料矿床成矿理论,构建高纯石英原料矿床成矿模式,为解决高纯石英资源“卡脖子”问题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大连海洋大学
近日,科技部下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立项结果,学校获批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总经费730万元,其中水产与生命学院邢彬彬教授牵头承担课题“重要渔具作业性能分析与研究”,经费370万元;海洋土木与工程学院陈昌平教授牵头承担课题“渔港新型生态防波堤关键技术研究”,经费360万元。
海南师范大学
近日,学校作为课题承担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中的“重大外来入侵动植物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和防控技术”项目(项目编号:2024YFF1307500),学校生命科学学院汪继超教授担任“重大入侵生物环境友好型精准防控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课题负责人(课题编号:2024YFF1307504)。
沈阳工业大学

学校张珂教授组织带领科研团队,经过深入论证和充分准备,在国家“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中,主持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精密陶瓷滚动轴承关键技术”项目成功获批立项,实现了学校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该项目由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清华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天津大学、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埃克诺新材料(大连)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共同申报,获拨项目经费2500万元。项目聚焦超低温、宽温域,高温、高真空及超高速、欠润滑等极端工况下轴承在精度、寿命及服役可靠性提升方面的迫切需求,开展超精密高可靠全陶瓷滚动轴承的正向设计、精密制造与服役性能研究,致力于研制适用超低温风洞压缩机、真空薄膜设备等极端服役工况的超精密全陶瓷滚动轴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时代学者每年都会围绕海外优青项目申请建立申请交流群,跟踪解读海优政策、组织宣讲交流答疑,2025年海外优青申请人可以添加时代学者小编微信:shidaixuezhe2申请加入交流群(仅限申请人),需要申请简历评估的海外学者也可以联系小编。

 

                 

时代学者致力于建立青年学者职业发展社区,主要开展海外人才引进、人才项目培训辅导等业务,旗下包括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媒体平台。自创立以来围绕人才项目、基金奖励、留学回国等分享政策及资讯。尤其在海外优青项目,基于从业经验撰写了一系列及时全面、细节丰富、严谨务实的原创文章,累计阅读量超130万(截至2024年9月),深度聚焦海外优青这一垂直细分领域,提供海外人才引育专业服务,助力海外人才回国(来华)发展!

2025海优申请,启航!

2025再战海优,四项问题须注意!

准备2025海外优青,空白申请模板(2024版)领取!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