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人类癌症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2%与EBV感染导致,包括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及10%的胃癌等,然而,EBV的致癌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我们前期工作重点从EBV基因多态性探讨EBV与癌症的关系。代表性工作包括:1)裂解复制是鼻咽癌发生的风险因子,我们发现鼻咽癌特异性(EBV-encoded RNA 2,EBER2)亚型促进EBV裂解复制并揭示其生物学机制,该项工作阐明EBV通过调控CXCL8促进炎症反应参与致瘤的新机制(Nat Microbiol 2019)。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EBER2显著促进EBV转化B细胞能力,为EBV参与伯基特淋巴瘤提供新思路(PNAS 2021) 。3)在免疫学研究方向,在单个细胞水平研究SARS-CoV-2 mRNA疫苗接种B-cell receptor(BCR)免疫组库进化,为抗原结合强度与细胞分化路径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新的见解;发现次级生发中心中的记忆B细胞频率很低,HIV等高度变异的广谱中和抗体往往需要记忆B细胞再次进入生发中心进行体细胞高频突变,这项工作为疫苗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Immunity 2024) 。
EBV感染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也密切相关,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多发性硬化症(MS)等,2022年Science文献报道EBV感染可以提高MS风险32倍,有力地表明了EBV感染是MS的必要条件,基本确定EBV就是导致MS的最主要因素。EBV可能作为MS发病机制的触发因素,甚至驱动因素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清楚。EBV没有疫苗,而且没有靶向药物,EBV主要通过表面包膜糖蛋白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理解病毒感染的体液免疫应答及BCR免疫组库进化有助于未来研发EBV疫苗。
课题组总体目标:深入阐明肿瘤疱疹病毒的致癌机制,研究感染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理,及病毒感染的体液免疫应答,为未来研发靶向病毒的治疗策略及开发病毒疫苗提供理论基础。课题组将综合运用病毒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结构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方法,围绕以下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1. 深入研究肿瘤疱疹病毒的致癌机制(包括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等)。
2. 感染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重点关注疱疹病毒)。
3. 病毒感染的体液免疫应答及BCR免疫组库进化研究(重点关注疱疹病毒及新发病毒)。
1. 拥有或即将获得病毒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2. 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过高质量的SCI研究论文(包括bioRxiv),研究论文对领域内科学问题有推动作用,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及口语交流能力;
3. 具有免疫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相关领域背景,熟练掌握细胞培养、分子克隆等实验技术;
4. 蛋白纯化,流式细胞分析/单细胞分选经验者;生物信息学分析(例如:B-cell receptor、单细胞转录组等)等研究经验者;B细胞免疫学,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研究背景经验者(满足其中任何一条优先考虑,但不是必要条件);
5. 原则上需具有2年以上博士后工作经历;
2. 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过高质量的SCI研究论文(包括bioRxiv),研究论文对领域内科学问题有推动作用,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及口语交流能力;
3. 具有免疫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相关领域背景,熟练掌握细胞培养、分子克隆等实验技术;
4. 蛋白纯化,流式细胞分析/单细胞分选经验者;生物信息学分析(例如:B-cell receptor、单细胞转录组等)等研究经验者;B细胞免疫学,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研究背景经验者(满足其中任何一条优先考虑,但不是必要条件);
5. 热爱科研,具有良好的科研素养,善于沟通,有团队协作精神,对职业有明确规划,能够独立的开展科研工作;
2. 优先考虑实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细胞培养,分子克隆,流式细胞分析/分选等;
3. 责任心强、工作认真有条理,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能够长期在实验室工作;
1. 将申请材料(包括个人中英文简历,个人陈述(中英文均可),2位推荐人联系方式,博士学位证明材料),发送到下面电子邮箱:zhe.li@dkfz-heidelberg.de,并抄送hr_siais@shanghaitech.edu.cn,邮件请注明“病毒学与免疫学-申请岗位名称-申请人姓名”,申请材料请打包一个PDF投递。
2. 请同时登陆上海科技大学人才招聘系统(http://jobs.shanghaitech.edu.cn/)提交各类应聘申请,请填写完整应聘材料,同时需提供2位推荐人联系方式。应聘流程为:注册、填写并提交基本信息、应聘选择岗位。
3. 应聘材料将给予严格保密,不予退还。通过初审者,我们会尽快安排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