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项!重点实验室课题基金申请指南汇总

设立开放基金课题是基于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鼓励实验室外科研人员合作开展前沿研究,以此提高实验室平台影响力和资源利用率。资助额度大多几万至十几万,资助期一般1-3年。时代学者汇总整理了近期的开放基金课题,相关学科人员可以关注:

1、山东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筹)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报通知(2025年2月30日截止)

为促进山东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筹)科学研究的发展,推进学科交叉与交流,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研究,形成开放、交流的学术风气,深化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方向,提升实验室的创新能力,山东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筹)特设立开放课题,择优资助从事口腔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国内外研究人员,现发布申报指南如下:

一、资助范围

开放课题优先资助思想新颖、立论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合理、三年内可取得成果的研究项目。主要资助的研究方向如下:

1.硬组织缺损发生及改建机制

2.口腔组织修复再生

3.口腔微生态与相关疾病

二、研究年限

2025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

三、资助科研经费

本次开放课题设立一等资助和二等资助,其中一等资助额度6万元/项;二等资助额度4万元/项。

四、申请条件

1、开放课题的申请人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1)已获得博士学位;

(2)非本院在职人员(外单位正式职工);

(3)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4)本次申报优先资助未获得过本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的申请者,每位申请者原则上受资助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5)开放课题任务期内不得二次申报,结题后可再次申报;申报项目强调原创性且未获得其他任何渠道的立项资助;

(6)具有良好的相关研究基础。

2、申请者需与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在职人员联合申请,院内合作者须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具有副高或以上职称的在职科研人员;

(2)已获得博士学位的在职科研人员。

五、项目结题要求

1、发表论文需与承担课题相关,署名需符合学院(医院)最新的论文署名规范,还需在论文中注明得到开放课题资助,并标注项目编号。如未按以上要求进行署名和标注,则项目按未达到结题要求处理。

2、一等资助项目结题须发表中科院2区及以上SCI收录期刊论文1篇或山东大学核心B类以上专业杂志研究论文2篇(至少1篇为山东大学核心A类专业杂志研究论文),或联合我院合作者以我院为依托单位获批省部级项目且到账经费10万元以上;二等资助项目结题须发表中科院3区及以上SCI收录期刊论文1篇或山东大学核心B类专业杂志研究论文2篇,或联合我院合作者以我院为依托单位获批省部级项目。项目负责人为文章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院内合作者为文章的通讯作者。

3、不能按期达到结题要求者,山东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筹)有权终止课题、不再予以费用报销。

六、项目管理规章

见附件1:《山东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筹)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七、申请程序

1、申请书模板格式见附件2。

2、申请书正文后附课题负责人的身份证、最高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最近五年发表论文全文。

3、应有一名本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作为其合作者,并附合作者签字的同意书(曾作为合作者指导本实验室开放课题,但项目获批后一年内未启动,暂停合作者资格一年)。

4、在2024年12月30日12:00前,将申请书一式两份交到或邮寄(以邮戳日期为准)到口腔医院科研与发展规划部,并将电子版发至kqky@sdu.edu.cn,逾期不再受理。

5、申请书必须所在单位知情同意,须所在单位法人签字及盖章。

八、审批程序

1、开放课题的评审,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由山东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筹)组织专家评审排序决定资助等级,最后由重点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立项。

2、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科研与发展规划部负责开放课题的申请受理工作。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申请不予受理:

(1)《申请书》填写不合要求,申报材料不齐全;

(2)不符合资助范围。

3、评审结果由重点实验室主任签发,由科研与发展规划部通知申请者。获得资助的申请者,接到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科研与发展规划部提交课题任务书。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4-1号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科研与发展规划部A516办公室

联系人:王艳、王红春

联系电话:0531-88382979

邮箱:kqky@sdu.edu.cn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

山东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筹)

2024年12月9日

2、2024年度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申报公告(2025年2月5日截止)

根据《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即日起发布2024年度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项目指南,欢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研究人员申报。现将申报项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申报要求

社会各气象相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均可申报。申报时必须有流域四省气象部门人员作为基金联合负责人参与基金研究。同年作为负责人申请开放研究基金限1项,作为参加人限2项,此前作为基金负责人获批本开放基金但尚未结题的,本年度不得再申请。

2.申请人应认真阅读《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附件3)。根据开放研究基金指南,拟定研究题目、确定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填写《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申请书》(附件2)。申请人应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3.书面申报材料需签字盖章,一式七份,双面打印。申报书报送截止时间是2025年2月8日,电子版和纸质版的内容和格式要完全一致。

联 系 人: 陈光舟

电    话:0551-62290436 18055108138

电子邮箱: hhlykfjj@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史河路16号淮河流域气象中心,230031

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管理办公室

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2024年12月9日

3、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于申报2025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的通知(2024年1月5日截止)

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22年经四川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中心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依托单位,以四川大学、工业信息安全(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四川易诚智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理智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都星感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为共建单位,以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为依托部门,围绕国家及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心获批以来,以“打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应用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技术支撑基地”为目标,充分利用成都理工大学学科优势,设立了电力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监测、工业边缘智能监测、工业网络安全技术五个研发方向。根据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中心建设需要,中心拟设立开放基金课题。

现就2025年度中心课题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资助对象

1、课题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科研工作者申报。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及以上职称,在相关研究领域应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水平。

2、申请者若不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及以上职称,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二、主要资助方向

1、电力智能监测技术

2、地质灾害智能监测技术

3、制造智能监测技术

4、工业边缘智能技术

5、工业网络安全技术

对于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业互联网行业领域所涉及的成果转化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以及优秀科技工作者,本中心将优先予以支持。

三、申请时间及审批

1、本次申请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开始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申请人在截止日期内向中心办公室提交基金申请书(见附件1: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电子版一份,纸质版A4一式2份。

2、申报书经中心评审后,根据择优原则,确定资助课题,并发布立项批准书,通知申请者及所在单位。

四、资助额度与经费管理

1、课题资助额度为1万元,研究周期为1年(2025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

2、课题经费原则上不外拨,经费全额在中心使用。

五、成果管理

1、课题考核: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中文核心/EI/SCI)或申请1项发明专利(实质审查阶段或授权阶段)。

2、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归申报者单位及本中心共有。发表论文、专著、申请专利、申报各类成果和奖励时的单位署名必须包含本中心中/英文全称。

中文: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英文: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Internet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3、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均应标注“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号)”(英文名称:Supported by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Internet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4、课题有关发明专利,专利权人应包括成都理工大学。

六、联系人和联系方法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610059

联系人:彭老师(15680409845)

E-mail:pengpeng@cdut.edu.cn

4、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2024年1月5日截止)

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于安徽工业大学,面向华东区域经济发展及全国冶金行业重大需求,开展冶金工程与资源高效生态化利用的应用基础研究,成为本领域原创性成果的培育基地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设立开放基金,资助有关人员来本实验室或与本实验室工作人员合作,研究冶金过程污染物减排、一二次资源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冶金新技术领域的相关创新性课题。开放基金的具体管理和执行办法按《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执行。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1)冶金过程污染物减排;(2)冶金固废资源大宗量利用;(3)冶金固废资源高值化与材料化。

2025年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范围限于上述实验室3个研究方向内的相关课题申请,除实验室固定工作人员以外的国内外研究人员均可申报。本年度开放基金拟资助3-5项,每项课题资助经费2-3万元,研究期限为2年。对于取得重要进展的课题,可适当增加经费支持。结题需以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发表一区论文1篇以上或者二区论文不少于2篇。

申请程序和注意事项

1.申请人依照上述研究方向填写“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Word版本发送至wuyuxi71@163.com,申请获批并在网上公示后,再将两份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版邮寄至: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北路400号安徽工业大学主楼814,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玉喜收,电话:18955522025,邮编:243002。

2.基金获批之后,申请人将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并定期向本实验室汇报项目的执行和进展情况。如果课题不能如期完成或负责人发生出国/调离,无法按计划实施项目,实验室有权中止项目。

3.本年度开放基金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5日。课题开始时间为2025年3月1日。

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4年12月13日

5、2025年度北京工业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申请通知(2024年12月31日截止)

为推动我国土木工程面临的巨灾风险控制领域的科学研究,助力城市工程系统防灾减灾性能提升技术自主创新,促进北京工业大学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培养,吸引国内外人才到实验室工作或运用实验室先进的试验条件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研究工作,取得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北京工业大学重点实验室)特设开放课题。实验室开放课题用于提高北京工业大学重点实验室学术氛围,热忱欢迎和邀请各有关领域的国内外学者、科研人员来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推动我国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按照实验室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指南》(简称《指南》,见附件1),现组织2025年度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有关要求如下:

一、支持范围

实验室目前重点资助的研究方向包括:

1.重大工程结构抗震减震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2.可持续高性能工程结构新体系及全寿命设计;

3.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与岩土工程关键科学问题;

4.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

5. 城市工程系统智能防灾与韧性提升。

二、项目设置

本项目每年拟资助6-8项,每项资助经费额度原则上不超过4万元,执行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

三、受理时间

自本通知公布之日起开始接受项目申请,在2024年12月31日前将电子版申报书通过邮件发给联系人即可,逾期不予受理。

四、项目管理

实验室将组织专家对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预算审核和专家评审,并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进行终审。项目申请书参考模板见附件2。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唐贞云,13810980957

E-mail:tzy@bjut.edu.cn

6、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于申报2025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的通知(2024年12月31日截止)

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22年经四川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中心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依托单位,以四川大学、工业信息安全(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四川易诚智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理智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都星感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为共建单位,以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为依托部门,围绕国家及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心获批以来,以“打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应用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技术支撑基地”为目标,充分利用成都理工大学学科优势,设立了电力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监测、工业边缘智能监测、工业网络安全技术五个研发方向。根据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中心建设需要,中心拟设立开放基金课题。

现就2025年度中心课题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资助对象

1、课题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科研工作者申报。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及以上职称,在相关研究领域应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水平。

2、申请者若不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及以上职称,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二、主要资助方向

1、电力智能监测技术

2、地质灾害智能监测技术

3、制造智能监测技术

4、工业边缘智能技术

5、工业网络安全技术

对于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业互联网行业领域所涉及的成果转化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以及优秀科技工作者,本中心将优先予以支持。

三、申请时间及审批

1、本次申请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开始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申请人在截止日期内向中心办公室提交基金申请书(见附件1: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电子版一份,纸质版A4一式2份。

2、申报书经中心评审后,根据择优原则,确定资助课题,并发布立项批准书,通知申请者及所在单位。

四、资助额度与经费管理

1、课题资助额度为1万元,研究周期为1年(2025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

2、课题经费原则上不外拨,经费全额在中心使用。

五、成果管理

1、课题考核: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中文核心/EI/SCI)或申请1项发明专利(实质审查阶段或授权阶段)。

2、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归申报者单位及本中心共有。发表论文、专著、申请专利、申报各类成果和奖励时的单位署名必须包含本中心中/英文全称。

中文: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英文: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Internet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3、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均应标注“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智能监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号)”(英文名称:Supported by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Internet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4、课题有关发明专利,专利权人应包括成都理工大学。

六、联系人和联系方法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610059

联系人:彭老师(15680409845)

E-mail:pengpeng@cdut.edu.cn

7、衰老机制研究与转化应用厅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通知(2024年12月25日截止)

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旨在吸引和资助在衰老机制、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创新性的研究项目,特设立开放基金,资助有关人员从事衰老机制、临床应用转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一、开放基金申请对象

实验室开放基金面向衰老机制研究与转化应用厅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固定人员以外科研工作者,在本实验室基金申请指南范围内提出课题申请,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定,批准资助后进行课题研究。具体办法如下:

1.申报者应在相关领域有相当的技术积累,应该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在申报当年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2.申请者必须联系一位研究方向相近相关或互补、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实验室固定人员作为合作者,并与该科研团队开展合作研究。

3.请申请者登陆网址:http://zxsys.czmc.edu.cn/

4.基金项目研究工作开始日期为2025年1月,结题日期不晚于2028年1月。

二、开放课题方向

1.衰老相关疾病预防与诊断研究

2.环境健康与衰老相关疾病研究

3.表观遗传学与免疫衰老

4.G-四链体结构与功能

三、资助额度及期限

1.根据学校财务规定,开放基金经费不对承担者进行拨款,由校内合作人员代为报账。

2.本年度开放基金至少3项,开放基金资助强度为2万元/项,资助时间为3年。

3.开放基金经费支持业务费,本年度开放基金仅资助申请者从事科学研究所需的材料费。

四、材料提交

纸质版申报书(附件1)于12月25日上午10时前交至长治医学院科技楼0902室;或将材料邮寄至:山西省长治市解放东街161号长治医学院科技楼0902室,邮编:046000。

电子版申报书及汇总表发送至实验室邮箱:czmcaging@163.com。命名方式:“姓名-2025年度衰老省级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

联系人:徐志强,联系方式:15663635305。

关注微信公众号:时代学者,后台回复“1222课题”,获取以上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模板

时代学者每年都会围绕海外优青项目申请建立申请交流群,跟踪解读海优政策、组织宣讲交流答疑,2025年海外优青申请人可以添加时代学者小编微信:shidaixuezhe2申请加入交流群(仅限申请人),需要申请简历评估的海外学者也可以联系小编。

 

                 

时代学者致力于建立青年学者职业发展社区,主要开展海外人才引进、人才项目培训辅导等业务,旗下包括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媒体平台。自创立以来围绕人才项目、基金奖励、留学回国等分享政策及资讯。尤其在海外优青项目,基于从业经验撰写了一系列及时全面、细节丰富、严谨务实的原创文章,累计阅读量超130万(截至2024年9月),深度聚焦海外优青这一垂直细分领域,提供海外人才引育专业服务,助力海外人才回国(来华)发展!

2025海优申请,启航!

2025再战海优,四项问题须注意!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