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贤康成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掌门人”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推出了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和职业早期科学家——尤其是女性研究人员——改革举措,包括拓展“杰出青年科学基金”(DYS)项目,该项目让杰出青年科学家有机会探索自己选择的研究方向。“杰青”项目可获得五年的资助,而现在,其中不超过20%的项目可申请第二个五年支持。
窦贤康向《Nature》讲述了他希望这些改革能取得哪些成效,以及他对推动中国扩大基础研究投入的计划。
国自然基金有两大任务:资助基础研究项目和支持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在国自然基金成立以来的近40年中,我们在这两个任务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作为主任的首要工作是把之前的成功延续下去。
过去一年里,我们推出举措扩大对青年科学家的资助和支持。我们在香港和澳门开放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我们还对有意开展基础研究的临床医师引入了资助和评价体系。我们将申请“杰青”的女性年龄限制放宽3年至48岁,希望能鼓励更多家庭负担较重的女科学家。
我们还试点了帮助本科生启动科研事业的资助项目。2023年,国自然基金共资助全国8所大学的129名本科生。最近,我们与德国科学基金会(DFG)探讨了如何送这些本科生去参加林道诺贝尔奖得主大会(Lindau Nobel Laureate Meetings)。
我们改革的宗旨是提供长期稳定的资助。
您如何看待有人担心,提高对最优秀科研人员的资助,会让大量青年科研工作者更难获得经费?
我不认为这两件事是冲突的。每年“杰青”只有不到450项,所以是很有限的。2/3的国自然基金用于支持源于好奇心的研究。2023年,我们的青年科学基金和面上项目共资助了4万多人,这些项目支持有发展潜力的科学家。从这些项目中,我们选出前1%的最有希望的青年研究员,进一步资助他们。
对于科研大国来说,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在GDP中的占比相对较低。您会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设立这些联合基金为的是利用我们有限的资源,鼓励更多投入。通过这种做法,我们能共同启动基础科研项目,最终惠及企业和当地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