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经验!海外优青答辩工作汇报提交在即,这些问题请注意 2024-07-15 7月15日,随着各依托单位的提交节点临近,现在已经进入2024海外优青项目会评(答辩)工作汇报视频材料准备最为关键的阶段。目前为止,有条件的依托单位大多已至少组织过一轮预答辩,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教授给出建设性建议。据我们了解,目前多数申请人已经进入了PPT内容完善收尾并开始演讲练习和录制视频的阶段,如果还处于PPT内容反复纠结的阶段,那要加紧时间了! 这里,时代学者给大家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 PPT 方面 1. 切忌内容的简单堆砌,尽管海外优青PPT的四个板块是固定的,有的申请人认为只要按照套路填充好就行。事实上并非如此,每个人的研究领域、成果、特色都不尽相同,需要强调和突出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内容进行逻辑的梳理,这页讲什么,放什么内容,紧接着下一页讲什么,放什么内容,图片、图标之间的关联是什么等等都要想清楚,最终呈现的每一个信息都应该有存在的必要性。 2. 做“减法”比做“加法”更难!这一点成果丰硕的申请人深有体会,在准备过程中,PPT可能已经做了满满的三十几页,越做越觉得8分钟时间太短,自己根本就讲不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过量的内容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讲不完,要么讲太快,效果都不好!因此,申请人需要做的是做减法,找到核心的主线,舍弃关联不大,或者对比下来相对弱的成果,优中选优。 3. 切忌用“色”过猛和过度美化。PPT利用颜色突出重点是常用的手段,但一定要注意页面色彩的整体协调性,色彩泛滥且不懂得基本的色彩搭配最终的结果是受众的视觉感受非常糟糕;同样,有的申请人非常重视PPT的美化,花费了较多时间抠细节提升PPT颜值,甚至做得非常炫酷漂亮,却忽视了最为核心的学术见解、创新性等内容表达,有些弃本逐末。PPT美观大方,视觉上看着舒服即可。 4. 切忌大段大段的文字展示。有的申请人有“照着读”的习惯,所以想说的都展示在PPT中,事实上这样的效果并不理想,非常乏味。而且大段文字要放下往往需要减小字体大小,密密麻麻根本看不清。 5. 不建议放个人照片以及录制过程出现本人视频头像,今年很多单位都应该是明确要求的。如果还有的建议拿掉。以及PPT使用16:9而非4:3的比例,有些申请人参考以往入选者制作的PPT可能是4:3的,不要惯性的使用以前的比例。 6. 及时检查纠正小错误。完成PPT制作后要对PPT内容进行再三的检查,尤其是错别字、论文成果作者标注、年份时间等信息。以及是否存在过度夸大或者容易引起歧义的不当表述表达。 视频录制 1. 无论PPT准备到哪一阶段,现在都应该开始练习PPT录制视频,否则后面的时间根本不够用。注意不同板块时间的分配,第二部分占比最高。不熟练的申请人可以先自己写个讲稿,时代学者大概测算过,8分钟内正常语速差不多2000字左右输出量。申请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语速和内容适当调整。实现高质量表达是非常关键的,很多申请人前面PPT花费太多时间,后面练习的时间太短,最终交上去的版本磕磕绊绊,效果非常不好。这一点不是说做好了PPT就自然能表达了,而是要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熟能生巧! 2. 录制工具使用PPT自带的录制功能就能完成操作,简单好用;也有一些专业的录屏工具,选择适合自己的使用即可。最终提交的视频要求MP4格式,导出视频一般默认H264编码,视频要求是200M以内,有的申请人导出后有一定超出,压缩一下可以控制在200M内。但如果导出时就比较大,强行压缩到200M内可能造成视频画面模糊,严重影响观看。这种情况下就要检查一下PPT是否有大量高清的图片。最终既要符合视频大小要求又要保证画面质量。 3. PPT录制视频包含了PPT播放、翻页和音频采集。PPT插入大量高清图片或视频后可能文件比较大,也可能插入了非常多的动画,造成录制时出现一定的延迟,出现音画不同步、画面来回切换跳动等问题。还有申请人反映PPT每翻一页,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爆麦(声音突然短暂放大)。这些情况下,申请人可以调整PPT大小,或调试设备多录制几个版本试试。如果使用的电脑设备或者麦克风老旧,可以考虑使用相对新的、配置高一点的设备完成操作。有条件的可以到专业的录音棚或者学校的多媒体室录制,效果更好一些。当然,这个度也要把握一下, 在所具备的现实条件下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即可,无需过度追求完美,内容本身大于形式。 临近提交节点,大家加油! 2024海外优青申请人可以添加时代学者小编微信:shidaixuezhe2 申请加入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