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任翊华老师课题组招聘启事

01

研究岗位

博士后、硕士/博士研究生、本科生

02

研究领域

我们诚邀对于以下领域充满热情,具有工程热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机、光学等学科背景的优秀同学加入我们的课题组。

入选者可以自行开展与课题组相关且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课题组提供相应经费支持及学生指导;也可考虑参与课题组已有的项目。指导课题组学生所发论文可共同通讯或自行通讯。

有意者请将简历发送至 renyihua@ucas.ac.cn

03

课题组简介

任翊华,2013年和2018年于清华大学能动系分别获得学士、博士学位,目前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院。2022年获得海外优青项目、2020年获得Bernard-Lewis青年燃烧奖、2018年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课题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 复杂燃烧过程的在线激光诊断与诊断数据驱动下主动控制

  • 纳米能源材料气相合成

  • 绿色离子液体多模式推进

  • 人工智能驱动下基于诊断数据的复杂物理过程建模与调控
640.png

04

招聘信息

(a)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项目):

名额充足,入职时间灵活可议,工作地点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待遇:

国科大政策:

税前基本年薪不低于25万元,住房补贴7.2万元/年(覆盖率达90%以上);

入选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税前基本年薪不低于40万元,住房补贴7.2万元/年(项目驱动,需要申请)。

额外配套资助:

博士后合作导师根据申请人综合情况基于额外配套资助,约10万元/年。

其他支持:

对于特别优秀的申请人,课题组会提供额外薪资及科研经费支持,具体采取一事一议原则。

要求:

申请人应具有工程、物理、化学、材料或其他相关领域博士学位,或入职前即将获得相应博士学位(导师写说明)。

申请人应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良好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和英文水平,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科研态度端正。

(b) 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每年有1-2个硕士名额和1个博士名额,欢迎推免生和考研生报名。

招生专业:工程热物理、能源动力、流体力学、人工智能等。

(c) 本科生实习及毕设:

无专业或背景知识要求,对研究方向感兴趣即可。

05

实验室建设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是我国能源动力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单位。一方面,学院将落实“科教融合、协同创新”战略,从研究资金、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申请人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由包括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电工研究所在内的8个单位承办,具备强大的软硬件条件,在燃烧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方面都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可在高温燃烧实验台、先进光学诊断、计算流体力学等方面为本团队提供强力支持。

目前,国科大工学院多相反应流实验室已经具备了在线激光诊断、高温燃烧、微型推进系统的优秀实验条件,部分设备如下图所示。

640.png

06

团队研究成果

在线激光诊断

针对高温燃烧及其他多相反应流的研究高度依赖原位、无扰、在线激光诊断方法。团队在该方面拥有丰富的研究基础,已经在温度、组分、流场、电场及等离子体、非均相环境多个反应体系展开了大量光学诊断基础性及应用研究工作,如下图所示。已有工作包括面向温度与组分测量的 PLIF、瑞利散射[Khedr et al. Fuel, 2024]、同步拉曼散射[Meng et al. Appl. Phys. B, 2023]、TDLAS[Sun et al. Proc. Combust. Inst. 2021],面向流场测量的PIV[Ren et al. Phys. Rev. E 2018],面向电场与等离子体的E-FISH[Ren et al. Combust. Flame 2020]及近期开发的汤姆孙散射,面向非均相的LII碳烟诊断[Cameron et al. Proc. Combust. Inst. 2023]以及PS-LIBS [Ren et al. Phys. Rev. Lett. 2015, Phys. Rev. Appl. 2021]
640.png

激光-颗粒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本团队在与国际知名学者合作中,形成了从光学与物理的方法源头上去解决测量问题中挑战的科研能力。通过与选择不同的激光强度,利用气相与颗粒相击穿极限的差异,激光诱导产生宏观和微观的等离子体,实现了传统和相选择性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Phase-selectiv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实现对气相前驱物向金属氧化物颗粒转化的在线追踪,成为近年来火焰合成在线激光诊断领域的最重要进展。结合Fokker-Planck方程,构造能量空间上的无量纲数PeE、DaE、SlE,揭示出高温环境下纳米颗粒与激光“吸收-烧融-激发”的新机制,该机制不同于传统的激光散射(LIS)、激光诱导白炽光(LII)、激光诱导击穿(LIBS)等过程,是一种全新的激光与颗粒相互作用机理,该工作发表在物理学界顶刊Phys. Rev. Lett.上。利用该纳米等离子体的相选择特性,实现了火焰场内颗粒生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转化的多元素与多维度测量,为进一步研究湍流火焰中颗粒输运机理和掺杂机理奠定了基础 [Phys. Rev. Appl.]。

640.png

纳米能源材料高温合成的多尺度建模

本团队致力于高温气相合成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多个尺度上展开了理论模拟的工作,如下图所示。在纳米尺度,通过基于反应力场和经典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了烧结、成核和包覆过程,发表于Carbon, J. Phys. Chem. C等期刊上;在介观尺度,本团队通过群平衡模型的混合矩方法来模拟纳米颗粒的形成和生长,并建立了一个单液滴模型来描述雾化火焰合成中液相向颗粒相转化,发表于Proc. Combust. Inst., Energy&Fuel;在宏观尺度上,本团队应用CFD计算方法模拟了射流火焰会成的火焰结构。

640.png

电场及等离子体燃烧耦合

外加电场具备响应快、控制频带宽、强本地性的特点,可以直接作用于火焰,从而有望实现工业燃烧设备在宽工况条件下的主动调控。申请人结合未来燃烧过程智能调控的需求,以多物理场的在线激光诊断为突破口,开展了电动流体火焰不稳定性机理研究。通过电场和流场的联合诊断,团队构建了全新的电动流体火焰不稳定性机理 [Phys. Rev. E、Combust. Flame]。同时,搭建了微秒脉冲等离子体在低温下生成氧原子、氢原子、激发态粒子、电子和离子等活性基团,改变燃烧化学反应路径,增加低温下自由基生成速率、分解大分子燃料,从而实现降低点火延迟时间、燃烧污染物处理、同时在中低频段下实现燃烧稳定性调控[J. Power Propul. ]。

640.png
我们期待您的加入,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推动领域的发展!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