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再战海外优青,应在哪些方面做准备?

结合近几年的政策,在符合出生年月(年龄)、申请时已回国(来华)工作时间要求前提下,海外优青是可以继续申请的,因此,2023年未能成功的申请人,接下来也会考虑2024年再次申请。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申请周期,这一申请群体对申请流程已经比较熟悉,那么应该在哪些方面准备呢?

核心成果梳理

申请人的代表性论文、著作(含近五年5篇代表性论著、其他10篇),近五年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专利、会议特邀报告等其他成果和学术奖励(合计10项内)是申请海外优青项目需要填写的主要成果形式。在代表性论文方面,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申请人大多成果有很好的延续性,梳理成果的目的一方面是掌握自身情况,尤其是可以对比周围已经入选的同行同事,看是否处于差不多的区间;另一方面,如果感觉仍有欠缺,则应结合目标刊物的发表周期及时投稿,如已在审稿中的论文也要关注审稿进展。这里提醒注意:代表性论文是关键创新学术成绩的主要载体之一,但不宜简单比较发表刊物、影响因子和数量,更不适合跨领域跨学科横向比较。除代表性论文以外,准备出版的论著书籍、申请专利的状态、申请项目的进展等其他方面同样须再次梳理关注,尽力确保相关成果在24年申请提交截止前能写进申请书。

申请书正文更新

时代学者发现再次申请海外优青项目的申请人在复盘时基本都会发现本子的不足,大多数申请人会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整修改,少数申请人选择“推到重来”。申请书正文最重要的两部分是主要学术成绩和全职回国(来华)后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两部分,均建议不超过4000字,且每部分都有明确的阐述方向。海外优青项目申请条件之一“(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准确概括了这一项目关注的核心,也是评审过程中的评分关键。

有的申请人首次申请时可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正文准备比较随意;也有申请人长期海外学习生活,中文写作能力相对偏弱,存在明显的写作短板。这些都是需要在24年申请时重点需要提升的。申请书的写作确实需要一定的训练,一般来说如果是已经回国工作的申请人,由于申请机会有限且处于国内环境,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写作训练都有明显提升。

是否更换依托单位

申请人经过一轮申请后,不仅对申请流程有所了解,而且对所依托单位也有了更多认识。部分依托单位在邀请申请时十分热情,而提交申请之后不再联系,申请人也不清楚申请进展,过程体验落差较大,未入选也会认为部分原因是单位重视程度不够,而基于“依托申请”这一灵活模式,申请人再次申请时就会考虑更换依托单位。再次选择依托单位,申请人要更多地从学科平台、团队契合度和发展空间等方面考虑,争取获得更多支持。另外,在更换平台的同时,申请书正文回国后工作设想可能也要根据学科特点、研究方向、团队等作相应调整,国内依托单位支持情况不能简单拼凑,要具体且明确。
申请书打磨是长期过程,依托单位选择也要多与国内单位交流,争取实地考察机会。每一次申请都是经验的积累,及时调整心态、做好复盘,发现欠缺不足,提前做好规划补短板,一定有上岸机会!申请人如果有申请方面的疑问,或需要评估,可以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图片直接跳转

填写联系信息

时代学者每年都会建立申请交流群,政策跟踪、经验攻略、宣讲交流,计划申请2024年海外优青项目的申请人可以添加时代学者小编微信:shidaixuezhe2申请加入时代学者申报交流群(仅限申请人)。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