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简称“双脑中心”)是教育部首批立项建设的六个国家级别前沿科学中心之一,充分整合浙江大学在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工程学等多项学科的优势,探索推动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汇聚融合,力争在基础理论、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双脑中心由世界著名科学家领衔,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具有世界一流的先进仪器平台,支撑从不同层面研究脑功能及相关脑疾病;注重研究文化建设、具有非常良好的研究氛围。
1、课题组介绍
杨俊华,浙江大学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苏州大学药学院;2015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师从著名神经科学家段树民院士;2016-2023年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理系Dr. Zhaozhu Qiu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23年5月加入浙江大学双脑中心。
研究兴趣主要聚焦于大脑胶质细胞的生理和病理功能,研究成果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发表在Science(2019)、Neuron (2019,2023)、Nature Neuroscience(2016)、eLife (2016)等国际著名期刊,获得美国心脏协会AHA Career Development Award、AHA Postdoctoral Fellowship、美国脑与行为研究基金会BBRF NARSAD Young Investigator Grants、Johns Hopkins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浙江大学林百欣脑科学奖等。
2、研究方向
课题组主要利用在体和离体电生理记录、在体和脑片钙成像、单细胞测序、CRISPR/Cas9在体基因编辑、动物行为学分析和神经疾病小鼠模型等,对胶质细胞(比如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如何调控神经元活动、参与动物行为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进行深入研究。课题组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星形胶质细胞调控多巴胺能神经环路参与奖赏和药物成瘾行为的机制;
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和多发性硬化中的功能;
胶质细胞在神经发育疾病比如自闭症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3、招聘人数及职责
(一)博士后3人,在课题组长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原创性研究工作。
招聘要求
1. 具有神经生物学背景,对科研热忱、态度严谨、积极性高、细心负责、动手能力强;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长期稳定工作。
2. 获得(一般不超过3年)或即将获得国内或国外博士学位,有良好的研究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并具有良好的英语交流和写作能力。
3. 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并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4. 具有胶质细胞功能研究、电生理记录、神经环路或疾病(满足一项即可)等研究经历或背景的申请人优先考虑。
薪资及待遇
1. 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支持参与国内/国际交流,全力支持职业发展。
2. 在浙江大学博士后薪资相关规定基础上,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23-42万及以上),具体面议。
3. 支持申请博士后创新计划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
4. 提供浙江大学统一的其它福利待遇(如租住博后公寓、子女入托等,详情请参见浙江大学博士后申请相关网页)。
5. 优秀博士后人员出站后可申请良渚实验室特聘(副)研究员。出战入职杭州市属单位享受安家费及人才补贴。
(二)研究助理2名,协助课题组成员开展实验和实验室日常事务管理等。
应聘条件
1. 生物医药、神经生物、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善于交流和沟通,工作认真踏实,能长期稳定工作,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2. 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熟悉Office等办公软件。
3. 具有以下技能或经验之一者优先考虑:神经科学背景、小鼠行为相关实验、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室管理经验。
1. 根据浙江大学的相关规定以及申请人的工作能力,我们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以及科研条件,享受五险一金,具体待遇面议。
2. 根据个人能力和科研贡献,进行文章署名及相关科研奖励等,鼓励满足博士生申请资格并有意愿攻读博士学位的优秀申请者在本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4、申请方式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求职信(包括但不限于对应聘岗位的认识、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等)和其他能证明相关工作能力的文件材料发送至:junhuayang@zju.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专业”)。收到简历后将尽快安排面试并择优录取(博士后应聘者需提供2-3封推荐信或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并按浙江大学相关程序入职。
本招聘人员招满前均有效,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