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首次获批!2022年国自然重大项目公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旨在瞄准国家目标,把握世界科学前沿,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重点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组织学科交叉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进一步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高级别的项目之一。

近日,据多所高校官网消息,2022年国自然重大项目立项情况已公布,河北医科大学、云南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相继官宣获批这一国家级重大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邮电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云南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均为首次获批自科基金重大项目或项目课题。

温州医科大学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2年度重大项目资助名单,由我校宋伟宏院士和同济大学熊利泽教授,徐州医科大学曹君利教授,北京大学王东信教授联合申报的《围术期老年脑功能稳态维持的精准麻醉策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批准立项。该项目为我校首个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凸显出我校在老年医学、脑科学及麻醉学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旨在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2022年医学科学部共发布6个重大项目指南,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最高为每项1500万元。

我校学术副校长、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浙江省实验室(瓯江实验室)主任宋伟宏院士作为课题二《麻醉影响老年脑功能稳态失衡的分子机制》的牵头人,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该项目执行期为2023年1月至2027年12月。此前,宋伟宏院士《TMP21调控BACE1及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课题也获得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后出现的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围术期脑中风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成为影响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和术后长期良好转归的重要临床问题。《围术期老年脑功能稳态维持的精准麻醉策略》重大项目将研究麻醉影响老年脑功能稳态的机制,构建监测预警指标和精准麻醉策略,为保障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安全及改善术后转归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干预策略。

云南大学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十四五”重大项目立项信息。由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崇林教授牵头,云南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首都医科大学4家单位联合申报的“溶酶体稳态调控与相关疾病”项目获批立项,获资助直接经费1500万元。
该项目的实施将揭示溶酶体稳态对细胞和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大生理意义,为溶酶体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治疗策略。

图1:溶酶体缺陷导致神经发育异常

A.杨崇林实验室发现Wdr91基因突变小鼠神经细胞中溶酶体/内吞体异常增大。B. Wdr91基因突变小鼠展现严重的神经行为缺陷。C.Wdr91基因突变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发生凋亡(箭头所指为神经细胞)。Zoom为对应于左侧所框出区域的放大图。
溶酶体是协调细胞降解、代谢、分泌的重要细胞器,其稳态失衡和功能缺陷导致多种疾病,包括溶酶体贮积症、病毒侵染及病原感染性疾病、肿瘤、神经发育及退行性疾病等。溶酶体稳态调控机制及其在重大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

“溶酶体稳态调控与相关疾病”重大项目,基于项目申请人及各课题负责人所在团队的长期研究积累和大量前期工作,建立多种模式生物在体研究体系,结合溶酶体相关疾病的病例样本,以“溶酶体发生-动态变化-大分子(胆固醇)运输-特化型溶酶体稳态与功能”为主线,深入研究溶酶体稳态维持,综合揭示溶酶体稳态维持的核心机制并阐释其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近日,由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廖宏教授牵头申报的“大气臭氧污染过程及天气气候与健康效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资助,这是我校于2019年首次获批重大项目(项目负责人:王会军院士)后,再次作为主持单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该项目由我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的知名学者共同承担,项目总经费为1468万元,执行期为五年。
对流层臭氧不仅是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大气污染物,同时也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影响天气和气候。近年来我国臭氧污染态势愈发严峻,成为了现阶段我国面临的最为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挑战。该项目围绕大气臭氧污染开展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原创研究,系统揭示“大气臭氧污染过程及天气气候与健康效应”,满足我国臭氧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应对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需求,同时推动环境、天气、气候等大气科学内部各分支领域的融合以及大气科学与医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有望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决策建议。

河北医科大学

近日,由我校法医学院丛斌院士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法医转录组分子鉴识”获批立项(项目批准号82293650),资助经费1500万元,是我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该项目是法医学领域第一个重大项目,由我校丛斌院士主持,设有5个课题组,分别由我校、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承担。项目得到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

吉林农业大学

近日,由我校孙文献教授申报的《病原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资助,直接费用300万元,执行期为五年。这是我校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
本次重大项目《主粮作物重大真菌病害绿色防控的分子基础》的牵头单位是中国农业大学,项目总经费1500万元,共设五个课题,由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共同承担。孙文献课题组将聚焦水稻生产中两个重要真菌病害-稻瘟病和稻曲病,从效应蛋白分泌与转运、真菌毒素合成的表观遗传调控等多角度揭示其致病的分子机制,同时挖掘关键效应蛋白的作用靶标,揭示其调控植物免疫的新机制。研究成果将为主粮作物抗病育种和创制靶标特异的高效、低毒绿色农药提供理论支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名单,由谢树成院士牵头、我校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申报的“地质微生物与地球重大环境转型”项目获重大项目资助,谢树成院士、罗根明教授分别主持该重大项目课题。另,於世为教授获管理科学部重大项目课题。

谢树成院士主持的“地质微生物与地球重大环境转型”项目,将探索古代生物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揭示地质微生物如何影响三个重大地质环境的转型,促进理解当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长期的生态效应。该项目将通过地质和地球化学记录分析,结合实验模拟和数值模型模拟,揭示微生物作用于环境的微观机理和宏观效应,构建地质微生物功能群、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重大地质环境转型三者之间的因果链条。

长期以来,重大地球环境的转型主要归因于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人们对生物过程的贡献认识不足。该项目的实施,引领学术前沿,将实现从过去着重研究环境影响生物向研究生物影响环境的转变,这一转变将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带动意义,同时也为全球变化及应对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多种地质场景的科学认知和技术方法途径。

该项目是继谢树成院士于2021年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后承担的又一个国家级重大项目,由四位国家级人才为课题负责人,我校谢树成院士、罗根明教授分别主持其中“不同地质微生物功能群对地质环境演变的综合影响”“氮硫代谢微生物功能群与古海洋水化学演变”课题。

於世为教授团队主持的重大项目课题名称为“复杂政策决策场景的生态建模研究”,隶属于管理学部重大项目《政策智能理论与方法研究》。该课题聚焦于国家重大政策(如可再生能源政策)场景,对“政策生态”进行全方位的解析,重点研究面向决策场景的知识建模和计算、政策智能的受众心理和行为建模,以及政策智能情境下的社会需求挖掘三项内容。研究旨在探索从知识积累到场景全息建模的新理论,奠定复杂政策决策场景的知识建模基础;提出面向政策智能的心理和行为建模的新方法,揭示政策受众的心理模式和行为规律;构建复杂决策场景中政策受众识别和诉求挖掘的新模型,实现政策受众和决策目标的智能定位。课题研究将引领复杂政策决策场景的生态建模理论和技术突破,实现政策智能,服务于国家治理智能化的重大需求。该项目课题是我校“十四五”期间获资助的第一项管理科学部重大项目课题。

南京邮电大学

近日,由南京邮电大学牵头,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新型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协同主动安全控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正式获批立项,项目直接经费1369.3万元,实现了我校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

项目负责人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我校岳东教授,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有中国工程院薛禹胜院士、中国科学院管晓宏院士、中国工程院钱锋院士、中国工程院孙优贤院士。

该项目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控制问题,考虑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心调控业务均通过信息空间的多源数据“感知-传输”与物理系统的“决策-控制”所构成的广义闭环来实现,即系统的安全稳定需要“感-传-决-控”信物协同来保障,独辟蹊径,提出从“感-传-决-控”广义闭环的视角,以“信息空间与物理系统协同”的思想,聚焦安全风险及其影响的“机理可知→全景可观→全程可防→全域可控→实验验证”等五个任务目标开展研究,突破现有电力系统“信息与物理系统割裂且被动”安全控制模式的局限,从信息物理协同的视角探索建立一套主动安全控制的基础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应用,创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途径,强力支撑能源电力低碳化转型与“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