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人获选!2022年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工作完成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经国家科技部、北京市公安局批准,何梁何利基金2022年度评选委员会全体会议,已于11月10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因疫情原因,会议采取线下和线上结合方式进行。

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的开幕式上,基金信托委员会主席、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教授致辞并做工作报告,向在线下和线上积极参会,为何梁何利基金服务,为我国科技奖励事业贡献力量的各位同仁,表示深切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评选委员会副主任钟登华教授、霍泰辉教授发表简短致辞。

香港捐款人代表委派信托委员会助理秘书何文卿小姐专程来京参会,带来捐款人对会议的祝贺和对评委的问候。与会委员以热烈掌声欢迎何文卿小姐来京参会,并对捐款人代表表示衷心感谢!

评选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严谨的科学氛围中,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通过无记名投票,评选产生“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奖人1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奖人33名、 “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奖人22名。今年评选工作圆满完成。

何梁何利基金2022年度颁奖大会将择期隆重举行。

部分单位已公布何梁何利基金获选者:

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1月11日,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科学家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我中心沈树忠教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沈树忠教授主要从事二叠纪地层、腕足动物古生物学、生物大灭绝及环境变化等研究,在西藏、华南、华北、新疆以及国外的澳大利亚、美国、欧洲、伊朗、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地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野外工作,深入研究和描述了一批具有重要演化意义的腕足类和牙形类化石生物群,广泛开展了我国及全球二叠纪高精度年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工作;带领晚古生代研究团队论证了二叠纪末海陆生物大灭绝的瞬时性,指出西伯利亚和特提斯洋周边大规模火山活动造成地表环境剧变是导致全球海、陆生态系统快速崩溃的主因;与研究团队一起利用化石大数据和定量分析技术,获得古生代3亿年高分辨率海洋生物多样性曲线,其分辨率比以往同类研究提高了400多倍。曾经担任国际地层委员会二叠纪分会主席,目前担任国际地层委员会副主席。单独或合作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部),相关成果两度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2、2021)。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0,排名第二)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排名第二)、李四光地质科技奖(2015)、江苏省突出贡献奖(2011)、国际地层委员会杰出成就奖(2019)等。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共同捐资4亿港元,于1994年3月30日设立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何梁何利奖每年评奖一次,分设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及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奖励在我国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创新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中山大学:马骏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奖

日前,2022年度国家何梁何利基金获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务副院长、教授马骏因在鼻咽癌诊疗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共同捐资4亿港元,于1994年设立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中国科技工作者,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基金设“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励在自然科学的某一领域取得重大发明、发现和科技成果者。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癌种,占到全球新发病例数47%,长期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马骏投入到鼻咽癌的科技攻关事业当中。历时35年,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和临床实践,马骏解决了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放疗技术及化疗方案等关键问题,助力将鼻咽癌生存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60%提高到84%,改写了11项国际诊疗指南,惠及全球患者。

2002年,马骏回国入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中山大学持续耕耘20载,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带领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何梁何利奖每年评奖一次,分设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