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信息科学部两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现场考察会议结束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定位最高、资助力度最大的科学基金项目,2016年开始试点建设,每年资助项目数不超过15项,项目执行期为五年(可滚动五年)。截至2021年,仅批准立项17项,资助总额超10亿元。该类项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

2022年8月29日-3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已组织专家在南京分别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信息超材料”和“柔性电子”进行了现场考察。

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陆建华院士和信息科学部主任郝跃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刘克主持了会议。

陆建华副主任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提出了“立意高、目标远、工作实”的要求,希望通过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实施打造出能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高地、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形成交叉融合、打破壁垒的有机整体,对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四个面向”做出重要贡献。

郝跃主任指出,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引领性的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取得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性成果。

东南大学黄如校长和西北工业大学汪劲松校长分别代表依托单位表示,将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障。项目负责人崔铁军院士和黄维院士分别向专家组汇报了“信息超材料”和“柔性电子”基础科学中心的团队构成情况、相关研究背景与预期目标。专家组在认真听取项目申请人汇报、充分提问、分组访谈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现场考察意见。

而据两所高校官网报道,两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均已通过现场考察并成功获批。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信息超材料”

8月2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信息超材料”现场考察会在南京举行。经过基金委严格的评审程序,该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副主任陆建华院士、信息科学部主任郝跃院士、常务副主任刘克、副主任何杰等领导及专家组成员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并与项目组骨干成员、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管理部门人员进行分组访谈,同时对实验室进行了实地调研。东南大学校长黄如院士、副校长吴刚以及科研院、研究生院、人事处、总务处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考察会。

黄如首先致辞,她向基金委长期以来对东南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和保障项目的实施,希望“信息超材料”基础科学中心未来能够开拓具有世界一流影响力的新兴研究领域,打造世界一流的前沿交叉创新研究团队,形成世界引领性的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取得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陆建华指出,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是基金委最重要的项目类型之一,要在高原上起高峰,实现在国际上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他对项目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立意要高,要在相关领域形成国际上绝对领先优势;二是目标要远,重视交叉融合,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成果突破;三是工作要实,要切实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郝跃强调,信息超材料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科学方面探索创新,特别是在应用方面要有重要突破。

项目负责人崔铁军院士进行了项目汇报。该项目拟瞄准信息超材料开展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建立基于信息超材料的电磁信息理论和时空数字信息处理方法,开拓量子编码超材料、光学编码超材料和智能超材料等新方向,研制自主可控的新体制电子信息系统原型,建立信息超材料的6G国际标准。

以张跃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该项目符合基金委关于“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定位和要求,一致同意通过现场考察,建议项目立项。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柔性电子”

2022年9月,由西北工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作为合作单位,共同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柔性电子”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成功获批。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将由3所高校的团队共同完成。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