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第十一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公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服务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上海全球科技人才高地建设,激励宣传在发展国家科学技术事业、促进上海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倡导和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市科协决定与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共同开展上海青年科技英才选树活动。

现将经评审产生的30名第十一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主要业绩予以公布,听取群众评议,接受社会监督。自公布之日至9月23日,如对拟入选人有异议,可向上海青年科技英才选树办公室实名反映,并提供联系方式和书面材料,对实名反映情况者身份将予以保密。

通信地址:上海市雁荡路84号4号楼301室  上海青年科技英才选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邮政编码:200020)

联系人: 陶艺音 金俊

联系电话: 021-33768161   021-53822040

上海青年科技英才选树办公室

2022年9月19日

基础研究类(共10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01邓海啸,1983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研究,提出并演示了电子束团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等机制,为外种子自由电子激光的性能提升和控制提供了新途径;提出了相位汇聚自由电子激光等原创理论,为自由电子激光物理开辟了新方向;先后担任我国多台自由电子激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系统负责人、分总体负责人,出色完成了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任务。2015年获The Young Investigator FEL Prize,2018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3)。

02左智伟,1984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提出并发展了基于“现场配位-光促 LMCT-配位键均裂”的独特光促催化模式,发展了烷烃碳氢键活化的新策略:实现了合成化学中公认的挑战性碳氢转化反应,为烃类资源的高值化利用研究开辟了新思路,推动了金属有机化学与资源和环境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丰富和促进金属有机化学和光化学的发展。

03朱美萍,1982年8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长期从事激光薄膜制备技术,攻克了高功率激光薄膜面临的生长性损伤、膜层龟裂、纳米精度膜厚控制和多孔薄膜环境稳定性差等难题。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神光系列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高端激光装备、激光加工和激光医疗等领域。2018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2),2021年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04向导,1981年10月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粒子加速器和超快激光的前沿交叉研究,在自由电子激光、超快电子衍射及其科学应用方面取得了多项有重要显示度的成果;提出并验证激光操控电子束相空间的新机制提高了X光自由电子激光的相干性,带领团队建设了世界领先水平的基于加速器的兆伏特能量级超快电子衍射与成像系统并开展了多项原子尺度超高时空分辨的前沿研究。2016年获教育部青年科学奖,2020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05李伟,1986年6月生,复旦大学化学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在介孔材料化学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提出了程序化分级次组装合成介孔材料新思路,发展了单胶束定向组装新方法;创制了系列结构可控新型功能介孔材料,阐明了多重非共价相互作用调控组装机制;构筑了高效能源转换与储存器件,揭示了介孔快速扩散传质规律与纳米限域效应。已在Nature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70余篇,202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2)。

06张余,1982年9月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探索转录在基因表达、DNA修复、DNA甲基化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和工作机制。其研究成果揭示了基因转录起始的工作机制以及调控方式;转录对DNA修复的核心作用以及 RNA聚合酶参与DNA修复的工作机制;转录介导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提出了植物双链RNA合成的新型工作模式,发现了全新的转录模式和工作机制。

07罗维,1983年6月生,东华大学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高活性介孔粉体设计以及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低温制备领域的研究。提出了纳米间隔“弱桥”结合有序介孔粉体的设计以及可控制备方法,创新了多种功能基元在介孔结构中的均匀负载以及活性保护技术,揭示了有序介孔结构坍塌成“纳米活性碎片”、低温烧结制备高纯度块体结构材料的致密化机理,发明了利用高烧结活性介孔粉体来实现无烧结助剂、低温烧结制备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新方法,获得了系列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08竺淑佳,1984年9月生,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带领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的脑健康需求,聚焦大脑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揭示了谷氨酸受体的三维结构、门控原理及快速抗抑郁新药的分子机制,为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抗抑郁新药提供了前沿的理论创新和重要的转化意义。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ell、Neuron等期刊。曾获“中国神经科学重大进展”奖项(排名第一)和中科院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09周全,1981年10月生,上海大学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长期致力于湍流的前沿基础研究,发现了振动热湍流的新机理,突破传统流体边界层限制传热的瓶颈,实现了湍流传热效率的大幅提升;实验证明了湍流时空关联“EA模型”的正确性,并以此为基础获得了热湍流时空关联的基本规律和湍流噪声产生机制的基本认识。主要成果为理解与热湍流相关的自然现象提供了物理基础,也为传热散热等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突破性思路。在Sci. Adv.、PRL、JFM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2019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

10谭敏佳,1981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基于蛋白组学技术的蛋白修饰调控机制和药物精准干预策略研究。揭示肺腺癌的蛋白质精准分型和生物标志物,首次将肺腺癌的系统认识推动到蛋白质层面;揭示肿瘤表观遗传药物 EZH2 抑制剂对大部分实体瘤治疗无效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协同抑制组蛋白修饰交互调控解决方案,为EZH2高表达肿瘤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策略;揭示KRAS 突变肿瘤的分子分型和治疗新策略,为其精准治疗提供创新思路。共计发表 SCI 论文 100余篇,总引用率1万余次。

 

成果转化类(共10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01龙东辉,1983年6月生,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从事航天热防护材料与工程相关科研工作,开展了低密度树脂基防隔热一体化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工程制备与应用研究。提出“抗氧化基体-纳米孔结构-梯度化增强”的材料设计理念,发展出系列纳米孔杂化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揭示了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烧蚀机制,填补了低成本、轻质、低微烧蚀、防隔热一体化树脂基复合材料空白,产品广泛应用于新一代高新装备型号,支撑了我国高超声速飞行器大面积热防护系统的研制。

02华莹奇,1983年10月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恶性骨肿瘤的临床诊治及研究,聚焦“骨肉瘤异质性分子机制及干预策略”这一科学问题,开展骨肉瘤的精准诊疗研究。通过十年时间,建立了国人大样本骨肉瘤患者诊疗队列,开发了骨肉瘤多组学数据库-PDX 模型库-药物基因组筛选平台,发现早期诊断骨肉瘤肺转移的代谢标记物并开发检测产品,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上市应用于临床;建立了一种临床可用的骨肉瘤分子分型新方法并提出靶向治疗新策略,为提高骨肉瘤患者的整体预后提供了理论基础。

03江一舟,1988年11月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和精准治疗”为主线开展系列研究,绘制了全球最大的单中心三阴性乳腺癌多组学图谱,建立指导三阴性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四分型系统——“复旦分型”,分别对应各亚型不同的治疗靶点和敏感药物。发明了可用于临床推广的检测试剂盒,有的放矢地选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形成基础成果向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式”研究体系,成功地将难治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从早先的10%提高到29%。2020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2),2021年获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第十八届“银蛇奖”一等奖。

04李春来,1982年9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空间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研究,面向物质成份红外光谱信息高能效获取重大问题,建立了遥感体制下微弱多维信息高光谱、高空间、高辐射、高时间分辨(四高),建立了红外高光谱成像的理论模型,发明了“相位自适应信息增强+深低温制冷背景抑制+计算编码高时间成像”等创新方法,突破关键技术,应用于我国月球探测、载人航天、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重大工程和国民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效果。2019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2)。

05杨洋,1985年10月生,上海市肺科医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针对肺癌早期诊断难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临床验证和应用推广。基于临床样本的分析,设计构建了可实现肺癌早期高灵敏检测的功能纳米探针;针对肺部疾病的实际治疗需求,发展了肺部药物高效递送的药物载体;针对现有手术治疗的局限,探索了新型外科微创技术。

06陈海波,1982年11月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操作系统领域的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提出的分离安全保护与资源管理的操作系统架构设计方法,将操作系统可信基从数千万行减至数万行,并通过形式化方法验证了可信基的安全属性;研制多系统实例分治管理众核并提供统一资源抽象的方法,克服了单一虚拟化软件与操作系统实例的可扩展性问题;提出了跨层感知的低时延操作系统抽象方法,克服了传统操作系统低效抽象与协作失衡引起的时延高且不可控等难题。操作系统相关研究成果被部署超10亿设备,作为OpenHarmony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主导OpenHarmony技术架构。2018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1),2019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2),2020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07易培云,1984年12月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长期围绕车用燃料电池电堆制造理论与工艺开展研究,创新成果包括:微细装配理论与高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叠装技术,支撑了80 kW、100 kW、120 kW、150 kW、230 kW和300 kW系列化电堆开发,功率密度达到6.0 kW /L的国际先进水平。成果通过上海氢晨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业转化,应用于公交、物流、重卡等。2019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排名第5)。

08周婷,1982年6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无线通信应用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多个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面向国家海域宽带通信的重大需求,针对专网复杂无线环境突发信息快速可靠通信的难题,在跨海域干扰模型、多跳中继架构与异构网络能效优化等方面取得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突破。开发了无线干扰预测平台、宽带收发机设备、即插即用无线中继站、多跳自组网智能网关等系列软硬件设备,实现了“研究-开发-测试-应用”的创新链闭环。2020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1)。

09黄文焘,1988年1月生,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从事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控制技术与装备研发工作,长期围绕大功率变频控制、船舶电力系统保护、电站优化控制等。主要创新成果包括:舰船大功率电力推进变频器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技术、舰船电网柔性互联控制及多层协调自适应阻抗保护技术和舰船柴储混合电站多时间尺度功率模糊优化控制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科考船、破冰船、测量船等30余艘高技术船舶。2019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2022 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10彭艳,1982年6月生,上海大学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事海洋智能无人艇及超低频环境自俘能教学科研工作,面向国家海洋强国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海洋智能无人系统,致力于攻克超低频环境动能自供能、弱小目标探测、海洋环境三维协同探测科学技术问题,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研制精海15个系列无人艇,服务桑吉轮重大撞船事故应急探测、极地科考、智能水下考古等多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海洋强国战略做出突出贡献。201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3),202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企业创新类(共10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01王林涛,1982年1月生,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特种能源与动力技术研发工作,主持完成了重点型号研制项目某八缸机的关键系统和发电模块、科工局军贸科研某 V 型机及其动力系统、两型出口船四缸机发电模块及动力系统等装备研制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现役动力系统可靠性提升、减振降噪等改进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联合基金高能量密度某动力系统技术、科工局特种发动机振动噪声计算方法等基础研究项目,与团队一起完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重整制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特种动力技术的深入探索。

02王卓琳,1983年7月生,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建筑检测评估、运维安全与更新改造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历史建筑精细化评定与健康监测、既有建筑低影响与绿色改造技术领域开展了技术创新、标准编制与工程应用。

03邓跃跃,1981年8月生,特百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长期从事新能源商用车驱动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创新研发了机电耦合动力系统新构型和动力域多维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技术,集成了“三合一纯电重卡驱动总成“和”双电机纯电装载机驱动系统“等创新性产品,在市政工程、炼钢、砂石骨料、港口运输等场景广泛应用,并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4李明,1985年11月生,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空间可展结构与折展机构研究,在模块式平面与索网天线、仿生式太阳阵与固面天线,以及太阳阵产品的数字化设计研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支撑了陆地探测等遥感卫星的型号研制与背景预研,在商业航天与国际化领域取得社会与经济效益。

05肖旅,1983年2月生,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总研究师、研究员。要从事大型复杂主承力铸件本体高强韧铸造镁合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在大型铸件本体高强韧和功能可控的铸造镁合金、镁合金大型复杂铸件的高品质控性和精确化控形、低能耗和低成本的稀土镁合金熔配方法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2020年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06余芳强,1987年8月生,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从事数字技术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土木工程,首创基于数字孪生的公共建筑智慧运维技术,成功实现公共建筑智慧运维系统成果转化,创新研发基于 5G 的建筑智慧建造与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负责多个重大工程数字建造应用,组建数字建造研究中心团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07常林越,1983年1月生,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下空间工程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与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深层承压水控制的超深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设计计算方法与关键控制技术,提出了软土地区超高层建筑上部结构与桩筏基础一体化沉降计算分析方法与关键控制技术。依托技术创新支撑重大工程建设,承担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设计40余项。

08崔家春,1982年12月生,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新型与复杂建筑结构领域的科技研发和重大工程技术攻关工作。研究成果在200余项重点工程中获得应用。开展了大跨度铝合金结构设计、新型膜结构设计、大跨度钢结构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及超高层结构抗震精细化分析方法创新。

09韩飞,1985年5月生,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航天器自主协同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领域多项重点项目,在空间翻滚目标视觉测量与导航、逼近路径规划与控制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国在轨服务与维护领域的多个重要型号。201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3)。

10潘嘉,1982年9月生,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功率器件研发科科长,深耕于功率器件研发工作,实现了多款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新颖结构产品的量产,填补了国内8英寸和12英寸功率器件生产的空白,为国内、外众多终端应用市场提供了绿色节能环保的功率器件。2020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