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新增七位国家杰青

近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公布,时代学者注意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官网已更新202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共计七位,分别是江林华贾爽马仁敏马文君刘永岗唐宁方哲宇。

北京大学2022年国家杰青简介

江林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和2003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学位。2014年入职北京大学科维理研究所。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宇宙早期类星体和超大质量黑洞、星系和(原)星系团、宇宙再电离等。主要利用大型地面望远镜和太空望远镜搜寻高红移类星体、星系,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和演化,及利用它们来探索宇宙再电离过程。

贾爽,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08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至今为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

主要研究及贡献:稀磁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子性质研究,相继发现了包括高温铁磁,近铁磁的强关联系统,重费米子等一系列特异的电子现象;ThCr2Si2结构化合物的结构相变与磁性质的研究首次发现了包括由化学键断裂导致的量子相变等一系列奇异的物理现象;新型的拓扑绝缘体材料和量子相变;以及提高拓扑绝缘体材料性能,新型热电材料等。

从事强关联电子系统以及拓扑电子系统的新材料探索和物理性质研究,自2007年起在Nature, Science, Nature子刊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总引用超过九千次,H因子为43。2020和2021年度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马仁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聘副教授。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Communications Physics 编委。2009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4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入职北京大学。

研究方向为微纳激光物理与器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非厄密与拓扑光子学。发表的工作包括Nature/Science 3篇,Nature/Science子刊10篇,PRL 2篇,被引用7800多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单篇引用最高600次。研究成果入选了2020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2018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十大进展、2020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和2018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曾获叶企孙实验物理奖一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科学探索奖,2019、2020、2021连续三年获得了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

马文君,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长期致力于激光加速新型靶体系的发展及激光加速器技术与应用研究。本科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

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驱动离子加速、高产额电子与辐射源、相对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激光加速器中制靶打靶技术与工艺等。目前已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SCI被引用2800余次(ORCID:fttps://orcid.org/0000-0001-8217-8301),高引论文(被引用大于100次)8篇。

刘永岗,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的长聘副教授。本科和博士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地球流体动力学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古气候和物理海洋方面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得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的资助和施雅风冰冻圈青年科学家奖励,是期刊《冰川冻土》的编委。

唐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本科及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

主要从事宽禁带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研究,迄今在Science Advances、Nano Letters、ACS Nano、Advanced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PL、PRB等杂志发表文章100多篇。2015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20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8年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氮化物半导体新结构材料和新功能器件研究”项目负责人。

方哲宇,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全国优博,基金委优青, 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科技部973课题。本科就读于南开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

主要研究微纳光子学器件的集成与近场光学表征,在等离激元聚焦、波导、光电探测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5项发明专利已授权;50余次在国际学术大会做邀请报告。在Chem. Rev,Mater. Today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他引5000余次,1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相关工作被Science,Nature Physics,NPG Asia Materials,美国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德国Nanowerk,英国IOP下属Nanotechweb.org,国内科学网等新闻媒体多次报导。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