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获批2项国家杰青、3项优青

近日,基金委正式发布202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兰州大学获批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及3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邓建明,2002年9月获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学士学位;2007.7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获博士学位;同年以副教授身份选留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做访问学者;2012年5月至今,任兰州大学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建明教授主要从事植物个体间相互作用和植物代谢生态理论方面的研究。对森林、荒漠灌木群落以及草本作物中个体的异速生长指数和代谢速率异速指数对环境变化和竞争强度的响应机制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PNAS(2篇)、Journal of Ecology、Plos One等杂志上,而且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好评。荣获2006年英国生态学会“Young Author Investigator Prize”国际奖,2009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以及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5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现为《生物多样性》杂志编委,并为《Ecology Letters》、《Journal of Ecology》、《Plos One》、《Acta Oecologica》、《Plant Ecology》、《Polish Journal of Ecology》、《Journal of Plant Ecology》、《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等多种杂志审稿。

邓伟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1、反常与非遍历扩散、幂律衰减的波传播:模型、理论、 算法及应用;2、随机模型、理论、算法及应用。2012年6月任博士生导师,2010年5月被聘任为教授;2009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2008年12月 任硕士生导师,2007年7月被聘任为副教授。2007年6月在上海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于2000年6月和2003年6在兰州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分会第十届常务理事。2013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2016年获飞天学者“青年学者”称号,中国计算数学会青年创新奖提名奖。入围2017年 度“高被引科学家”数学类榜单。在SIAM Journal on Numerical Analysis、SIAM Journal on Scientific Computing、SIAM Journal on Matrix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Physical Review E、Journal of Statistical Physics、Multiscal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 SIAM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Natural Phenomena、EPL、Journal of Physics A: 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http://orcid.org/0000-0002-8573-012X),被SCI他引3000多次,其中8篇论文为高被引用论文。完成专著两部(https://doi.org/10.1142/10095和 https://doi.org/10.1142/11630)。任《Inverse Problem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PSE)》副主编、《Computer 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CAMWA)》和《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等刊物编委。

刘博文于2009年9月-2011年6月在厦门大学物理系攻读光学硕士学位;后于2011年9月跨专业转博至厦门大学化学系攻读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师从任斌教授,并于2015年9月取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15年9月-2018年2月在厦门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3月至今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光学材料研制,表面增强光谱,生物化学传感检测原理和方法。近5年来,作为第一作者的相关工作在Nat. Comm., Adv. Mater., Adv. Funtc. Mater.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重要学术论文。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1804061:2018-2021)  主持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561219026:2019-2020)  主持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201807:2019-2020) 主持

刘鹏飞,博士,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教授。主要运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和环境微生物组学技术(multi-omics)从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循环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近年来,在Nature、ISME J、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和Microbiome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近两年主持国家重大专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担任ISME J、Science Advance、PNAS、Environmental Research、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和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等多个国际刊物审稿专家。

严川,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2010年9月-2013年7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理学博士 ;

2007年9月-2010年7月         兰州大学,动物学,理学硕士;

2003年9月-2007年7月         兰州大学,生物科学,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3年7月-2016年12月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15年9月-2016年9月        瑞士苏黎世大学 ,访问学者;

2017年1月-2019年9月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19年10月-至今                 兰州大学生态学创新研究院,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种群、群落及生态网络研究。通过数据挖掘、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结合野外调查与实验数据,重点关注:(1)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种间互作影响下动物种群与群落、生物事件的时空动态及影响机制;(2)探索生态互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生态群落动态及功能的影响。项目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中科院先导培育项目子课题1项;入选第三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工程推举项目1项;获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资助1项。

荣誉、获奖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2017-2019;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2018-2021;第十二届(2016)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优秀青年生态学工作者称号。

学术及社会任职

国际动物学会动植物互作工作组成员;兽类学报编委;The American Naturalist副主编。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