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第二届CCF-阿里巴巴创新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公布

本届CCF-阿里巴巴创新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基金(简称:CCF-AIR青年基金)自2022年5月11日发布以来,共收到来自国内外48所高校/研究机构的86份申报。通过多维度评审,11项申报获得资助。

2022年1月,首届CCF-AIR青年基金支持了边缘计算、数据中心优化调度、视频编解码技术、毫米波通信、供应链决策优化等方向的9项课题。2022年5月11日,第二届CCF-AIR青年基金发布,基金覆盖了AI技术、云存储、数据安全、卫星通信等多个领域。自基金发布以来,共收到来自国内外48所高校/研究机构的86份申报。通过多维度评审,11项申报脱颖而出,以下是本年度获资助老师名单:

阿里巴巴将与获资助学者开展一年期的项目合作,借助CCF平台携手前进,探索新技术的边界,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科研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落地。

延伸阅读

CCF-阿里巴巴创新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基金(简称“CCF-AIR青年基金”)是CCF与阿里巴巴联合发布的青年科研基金,旨在为国内青年学者提供产业界的真实场景和阿里巴巴集团所攻关的的技术课题,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度合作,推动技术成果落地。

 

晏轶超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获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博士学位,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曾担任阿联酋起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图形学技术及其在虚拟现实、元宇宙、数字多媒体中的应用,发表包括TPAMI、CVPR、ACM MM在内的国际高水平论文20余篇,Google Scholar 引用超过1000次。曾担任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会议 AAAI 以及IJCAI程序委员会成员,长期担任TPAMI、IJCV、CVPR、ICCV等十余个国际顶级会议与期刊审稿专家。入选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获2020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李元满

深圳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助理教授。2012年获重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士。毕业后以全额奖学金推免到澳门大学,并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获得澳门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于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9月至今,任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理教授。2021年6月至今,任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特聘副研究员。2020年获评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C类。2018年获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颁发的《澳门研究生科技研发奖》。2020年开始任中国图像图形学会(CSIG)-数字媒体取证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

周游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于2011年和201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分别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非易失存储器件、固态硬盘及存储系统方向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1项,在FAST、EuroSys、ESWEEK、ToS、TCAO、TCAD等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担任ACM TACO、IEEE TCAD、IEEE TC、IEEE VLSI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陈昌盛

2016年4月加入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前为长聘副教授,博导。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C类,2016年),南山区“领航人才”(2018年),深圳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荔园优青”(2021年)。中国图象与图形学会数字媒体取证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近五年,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高水平纵向科研项目9项。担任IEEE Trans. TIFS, TIP, TNNLS, TMM, TCSVT, AAAI, ACM MM等多个顶级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的评审专家。目前为IEEE、CCF和CSIG的高级会员。

糜泽羽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目前为“领域操作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虚拟化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操作系统和系统虚拟化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包括SOSP在内的操作系统领域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录用13 篇学术论文。作为主要人员编写的《操作系统:原理与实现》教材获得51CTO 2020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IT 图书。

郑嘉琦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助理教授。2015年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新型网络体系结构(SDN/可编程数据平面/智能网卡等);网络协议优化(TCP/多径TCP/QUIC/ WebRTC等);高性能数据结构(Hash/Bloom filter/Sketch等),在线优化(在线SGD算法/多臂老虎机算法/竞争比和悔界分析等)。目前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委员、互联网专委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华为、蚂蚁金服等企业项目。发表CCF A/B类论文50余篇,包括ACM CoNEXT,IEEE INFOCOM,IEEE ICNP等国际会议,曾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IEEE ICNP最佳论文奖、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荣誉。

江波

上海交通大学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建模、性能评估和优化,无服务器云计算,深度学习理论。在SIGMETRICS,TON,WWW,ICLR等一流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在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领域的旗舰会议SIGMETRICS上获得2016年最佳论文奖。

徐梦炜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特聘副研究员(人才引进),博士生导师。于北京大学获得本科与博士学位,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访问学者,普渡大学访问学者,ACM SIGMobile China 2021优博。主要研究领域为移动/边缘计算和系统软件,近些年专注于低功耗芯片与终端设备在边缘场景下的调度与优化工作,相关成果发表于ACM MobiCom/MobiSys/UbiComp/USENIX ATC/IEEE TMC等国际顶级会议期刊,受邀担任UbiComp/ICWS/IEEE TMC等会议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北京市科技新星、CCF—百度松果基金等多个项目。

王鲁晗

北京邮电大学助理教授、硕士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研究方向:云网融合、开源移动通信、网络内生智能。2017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先进信息网络北京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于2016年期间赴法国Eurecom联合培养。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或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纵向与企事业横向项目20余项。参与发起成立国内首个开源无线网络社区OS-RAN,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开源创新榜,并主导了OpenXG-Core核心网等开源项目研发,在无线网络服务化架构、网络切片治理、云网融合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已取得授权专利34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得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工信部“绽放杯”5G应用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高扬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毕业于澳洲昆士兰科技大学。曾与2019年访问爱丁堡大学自然语言实验室ILCC,合作导师Mirella Lapata。现任中文信息学会自然语言生成与写作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CIPS青工委委员,SMP专委会委员。

杨敏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得理法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入选百度发布的2022年度AI华人青年学者榜单。2017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入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长期从事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中科院一/二区期刊和CCF A/B类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引用超过3700余次,H-index 32(据谷歌学术统计)。担任国际会议ACL-2021/2022、EMNLP-2021、COLING-2022、NAACL-2022、NeurIPS-2022领域主席。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