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揭晓,12位青年学者入选!

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组织专家同行评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授予复旦大学陈培宁等12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向各位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各位获奖者不忘初心、再接再厉、潜心科研,不断迎接更多挑战,取得更新成绩!

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陈培宁 副研究员

复旦大学

陈培宁,副研究员。2010年和2012年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轻纺学院和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高分子系,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12月加入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和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新型柔性电子材料、器件构建和功能集成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主持多项国家、军科委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研究兴趣为具有电学和光学等特性的新型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新型高性能柔性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制备;2)多功能智能纤维/织物电子器件的构建和性能机制研究;3)纤维/织物器件的功能集成和应用。

冯建东 研究员

浙江大学

本科最初就读于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 后转入化学, 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获得EPFL Doctorate Award, 全校所有博士每年选出2位,设置以来首位中国获得者), 继续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生物工程所完成博士后工作。2018年初加入浙江大学化学系, 组建物理生物学与精准测量实验室。主持完成研究成果获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浙江大学十大学术进展。

研究领域为单分子测量方法和科学仪器的开发及应用,致力于发展多维度的测量手段实现溶液体系单分子物理和化学过程的观测、现象研究和应用建立。开展单分子测量、操纵和成像研究。发展了单结构层纳米孔单分子测量(Science Advances 2022,JACS 2021,Matter 2021,Nature 2016,Nature Materials 2016,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5)和单分子荧光化学成像(Angew 2021, Nano Letter 2019, Nano Letter 2018)。冯建东团队发明了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显微镜,实现了溶液体系单分子反应的直接成像,并首次实现了超分辨化学显微镜 (Nature 2021,封面论文,入选2021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申请国内外专利7项,转让2项。

季泉江 研究员

上海科技大学

季泉江博士,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工作机制与进化,基于CRISPR系统的细菌基因组工程以及基于CRISPR的耐药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手段开发等方面的研究。2009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芝加哥大学;2014-201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2月加入上海科技大学,任研究员,助理教授;2021年起任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副教授(tenured)。在基因编辑领域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Catalysis, PNAS, JACS, Cell Chemical Biology, PLoS Biology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18年起担任The CRISPR Journal创刊编委。

李超 研究员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

李超研究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得青岛科技大学制药工程学士,2013年获得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有机合成化学博士,2014-2017年于美国Scripps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至今工作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李超研究员一直致力于“新的化学合成策略”和“新的化学转化方法”的研究,并基于此来实现复杂天然产物的简洁全合成和活性小分子的高效合成改造

钮大文 教授

四川大学

钮大文,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化工学院/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重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化学,主要研究目标是针对糖化学中的位点选择性、化学选择性以及立体选择性问题开发新反应方法学。曾获2014年Reaxys PhD Prize (全球每年三名Winners),2013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

邱丽萍 教授

湖南大学

2014年于湖南大学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12-2014年,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进行交流学习。2015-2016年赴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17年,以洪堡学者身份赴德国联邦材料研究与测试研究所进行深造。长期从事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核酸适体的筛选、化学生物传感新方法的研究以及生物医学检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IF大于10的12篇,IF大于6的22篇,包括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Chem等。

王亮 研究员

浙江大学

王亮,男,1986年9月出生于山东,分别于2008和2013年从吉林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肖丰收教授。随后加入浙江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肖丰收教授。2015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任副研究员,2018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任“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研究纳米与多孔催化材料及其在碳基能源小分子转化方面的应用。以通讯/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Science, Nature Catal., J. Am. Chem. Soc., Nature Commun., Angew. Chem., ACS Catal.等)。

魏展画 教授

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发光材料与信息显示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技术研究处副处长,发光材料与信息显示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2011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取得学士学位;2015年8月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取得博士学位,导师为杨世和教授;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数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熊启华教授。2016年5月加入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能源光电材料与器件,特别是钙钛矿电致发光器件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在Na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和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为ESI热点或者高被引论文。

辛森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辛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自中科院化学所取得理学博士学位,后于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获国家人才引进计划和中科院人才计划支持回国工作。近年来,针对高比能金属二次电池储能电化学和电极-电解质界面固态化策略,以及高比能快充电池电极材料结构优化设计等开展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发表专著论文3篇,在Scienc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130篇,总被引>17000次,h指数为60,2019至2021年度连续三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申请PCT国际专利4项和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获得授权。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主持项目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电网新技术开发项目等。

张弓 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

张弓,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先进材料研制,在吸附、光/电催化功能材料的制备及环境应用方面有良好的经验积累。针对水体中新兴污染物,研究制备了新型功能材料,在吸附去除过程中显现出良好的应用成效。另外,针对能源匮乏与环境污染两大难题,提出了以环境污染补给能源、实现污染物去除与产能耦合的概念。在 Energy Environ. Sci.、J. Am. Chem. Soc.、Adv. Funct. Mater. 等SCI收录的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两项以及国际发明专利一项。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张晓东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晓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得安徽大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13-2015年在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至今工作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低维固体的制备、微结构表征、光激发过程研究,及其在能源催化领域应用。

左彪 教授

浙江理工大学

左彪,2008,2011,2014年于浙江理工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分别在日本九州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展了为期3个月和2年的学术访问研究。从2010年起长期从事高分子表面微结构和动力学的高分子物理基础研究,旨在从分子层面上揭示表界面高分子奇异动力学的机制和机理,发展界面高分子物理新概念,实现对高分子材料界面机械力学、黏弹性和摩擦等行为的深入认识和控制;在高分子表界面、受限高分子薄膜动力学原位表征、机制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Nature,Phys. Rev. Lett.,ACS Nano,J. Phys. Chem. Lett.,Macromolecules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