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航天八院八一一所联合博士后招聘启事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钱雪峰教授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第八一一研究所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汤卫平研究员联合招收博士后2-3名。借助两方优势资源,为您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热忱欢迎有理想,有担当,志同道合的博士生积极申请。

研究内容与要求

固态电池及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开发:开展固态电解质关键材料,正负极材料,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电解质膜、固态电池器件的制造、组装与评价;开展相关器件及电极介尺度组成、结构与功能演变规律研究。拥有电极,电池器件的制造经验和电极介观尺度表征经验,擅长固态电解质的设计制备/性能表征,以及柔性可穿戴器件组装研究者优先,欢迎拥有材料,化学,物理,机械等背景,拥有固体材料结构表征,陶瓷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加工,及理论计算等研究经历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

招聘方式

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的申请、考核等管理工作由上海交通大学负责,具体事项,请参见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https://postd.sjtu.edu.cn/index.htm)。申请人在钱雪峰教授、汤卫平研究员团队共同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

薪酬待遇

1. 基本年薪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标准(不低于24.2/年,其中包含房补4.2万元/年,相关工作经验丰富、成果优异者可面议),另有811所生活津贴3500/月;根据工作表现和研究情况发放绩效奖励。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申请各种博士后人才激励计划和科研项目。
2. 
根据上海市博士后管理政策办理上海落户;其他福利和待遇依据上海市以及上海交大相关政策执行(参见http://postd.sjtu.edu.cn/)。
3. 
课题组尊重个人意愿,鼓励并支持申请各类项目和人才计划

1)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针对获得国内博士学位3年内的全日制中国籍博士,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3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生活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

2)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针对在国内或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后人员,上海市按照每人每年15万元、共资助2年的标准予以资助,学校给予不低于1:1的配套经费。对于申报当年入选“博新计划”的博士后人员,直接列入该计划,上海市按照每人每年10万元、共资助2年的标准予以资助。

4. 如有其他个人要求,可面议。

服务保障

可申请上海交大配套的博士后公寓,根据交大政策协助解决子女入园和入学问题;按照联培生待遇,享受八一一所工作补贴。

职业发展

博士后首聘期为2年。聘期结束后为优秀博士后提供专有晋升通道:根据个人意愿,成果优秀者出站后可直接申请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与研究系列教师,或者直接申请进入航天八院八一一所任职。

应聘条件

1. 博士学历,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2年;

2. 具有较好的英文读写和英文汇报工作的能力;

3. 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

申请材料及流程

1. 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研究背景、发表论文、获奖情况)。

2. 本人工作业绩及研究兴趣概述。

满足条件且有意向者,请将应聘材料同时发至:zaijiantao@sjtu.edu.cn(宰建陶)与xumiao2@126.com(徐淼)。邮件主题请标注为XXX博士后应聘,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并安排面试。

合作导师简介

钱雪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

长期从事无机固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尤其在表界面电子/物质传递动力学的调控和提高功效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任现职以来,已在JACS, Angew Chem., Nat. Chem., Adv. Energy Mater., Nano Energy, Chem. Comm.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总他引8915次,H因子532014-2019年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5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计划“973”、省部级以及企业开发等项目十余项,累计经费约700万元。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大学化学》编委;上海稀土学会理事;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G-5749-2011

汤卫平博士,研究员,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现任航天八院811所副总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物理化学电源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空间电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早年在日本留学并工作,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项,在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上获日本省级财团奖一次。2010年回国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等6项,获得国家教育部春晖奖二等奖。汤卫平博士从事锂电池基础和应用研究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盐湖锂资源回收技术、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制备技术、新型固态锂电池技术。相继在《Chem. Mater.》、《J. Mater. Chem.》等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专利50余项,参与出版专著4部。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