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姜涛教授、校友沈政昌、徐政和入选两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开展了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共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南大学姜涛教授校友沈政昌、徐政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涛

姜涛,1963年10月生于安徽省淮北市,现任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长期从事黑色金属矿产资源团矿精加工与短流程冶金研究。围绕我国钢铁生产的重大需求,姜涛教授带领团队持续攻关,革新炼铁精料制备技术,变革镍铁制备工艺,发明直接还原铁制备新方法。研究成果在我国大部分骨干钢铁企业应用并推广到巴西、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家,推动了我国炼铁精料、镍铁和直接还原铁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为我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
获国家级科技奖3项(2项排名第一),省部一等奖8项(5项排名第一);出版专著、手册8部(2部获国家级图书奖),发表论文370篇(获评爱思唯尔2020矿业工程类中国高被引学者);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0件(1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当选为矿物、金属和材料学会火法冶金学术委员会主席,组织国际学术会议12次,主编出版国际会议论文集5部,应邀作国际学术报告39次。姜涛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培养博士、硕士98人(2人入选长江学者计划),建成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团队,获湖南省创新团队奖。

沈政昌

沈政昌,生于1960年5月,在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取得矿物加工工程硕士学位,后在北京科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为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作为我国浮选装备学术带头人,沈政昌教授提出了浮选过程动力学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浮选装备研究的基础理论,攻克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大型浮选装备,使我国成为全球浮选装备技术三大强国之一。开发了世界最大容积的680m3智能高效浮选装备,实现了我国浮选机大型化技术从赶超先进到引领发展的跨越。创建和完善我国新的浮选装备体系,27个系列、400余种规格,可满足不同矿物、规模选矿厂的需求,大幅提高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推动了我国矿物加工工艺的变革与进步。开发的浮选装备联合机组配置技术,解决了选矿厂浮选装备和流程技术升级的重大难题。形成的系列专属浮选装备,保障了战略矿产资源高效开发。

沈政昌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发明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7项。授权专利46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2篇,出版《浮选机理论与技术》等6部学术专著。沈政昌教授获何梁何利奖、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奖项。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杰出工程师奖、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徐政和

徐政和,生于1956年9月, 1982年和1985年获得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师从原中南矿冶学院建校元老、原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陈荩教授指导),后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2至1985年在中南矿冶学院矿物工程系担任讲师,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

徐政和教授是国际上从事物质分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知名学者,尤其在相关表面和界面化学领域造诣极深。研发了多种表面功能化的原创技术,特别是在磁性颗粒表面功能化并应用非常规石油资源开发、矿物分离及洁净煤燃烧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矿物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领域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首次提出了浮选水动力空化学说,为解决细粒浮选世界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徐政和教授2008年和2015年分别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海外咨询专家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根据Web of Science统计,徐政和教授在SCI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510余篇,h因子:64,总引用次数超过17000次。国际会议论文集论文62篇,参与著书2部,编书2部,撰写书籍章节共12章,授权国内外专利21项。共培养本科生80人 ,硕士研究生153人 ,博士研究生52人,博士后63人。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