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获奖者鞠鹏飞:为航天材料解决腐蚀磨损难题,为航天装备打造专属“防护服”

为全面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全力强化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影响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上海市人才办、市科技工作党委、团市委和市青联指导,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主办,YSP未来战略研究院承办开展了2021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评选。自去年12月计划启动以来,经过推荐申报、初评、终评、公示等程序终于迎来高光时刻!近日,35位获奖者以及15位提名获奖者名单正式揭晓!

今天我们来介绍其中一位“研发了材料表面防护系列涂层,解决了航天材料的腐蚀、磨损难题,支撑了航天装备轻量化发展、长寿命服役”,来自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的33岁青年科技工作者——鞠鹏飞。

仰望星空,是探索浩瀚宇宙的千年豪情;脚踏实地,是建设航天强国的漫漫征程。虽不能走进型号科研现场,但我愿为型号保驾护航,让它们用得更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鞠鹏飞

提起航天事业,很多人会想起运载火箭、卫星以及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却少有人知其背后众多的保障技术。2013年6月,鞠鹏飞从北京化工大学博士毕业后,面对北京、上海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诚邀,他毅然选择了149厂,进入了航天材料表面工程领域。从此,他和团队将“小专业”发展成为航天核心技术。

当问起缘由时,鞠鹏飞回忆道,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他看到了材料专业的“新曙光”,想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一同奋进在前行的道路上,为航天装备打造一件属于自己的“防护服”。

坚守五年历程,打造国内知名“品牌”

2013年,上海航天整合资源,组建全新的热表处理技术中心,提出打造华东第一热表处理技术中心的目标。然而,现实却是非常“骨感”。进入团队后,鞠鹏飞很快发现,热表中心现有的技术基本停留在常规表面处理技术和个别新技术的预先研究阶段。相比国内其他相关研究机构,不仅技术基础薄弱、高水平技术少,而且还没有专业特色,各方面都有着显著差距。

“如果将中心比作房子,我们当时就是一个毛坯,什么都要自己动手来做。”鞠鹏飞说道。如何尽快缩短与国内其他机构的差距?如何建设自己的特色专业方向?成为了团队思考的核心问题。

鞠鹏飞和团队仔细梳理中心的专业方向和设备设施。他们认为,在表面工程众多专业里,在短时间内做到“一把抓”不太现实,必须选择重点,从“点”突破。

在之后一年半的时间内,鞠鹏飞跑遍了从事表面工程研究的科研机构,梳理了国内表面工程技术现状,并结合对表面工程的需求,对中心的技术研发、课题申报、资源开发、能力提升等方面制定了规划及目标,形成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途径。

“方向找对了,发展就快了。”在钛合金黑色阳极氧化技术攻关过程中,鞠鹏飞不顾盛夏的高温和重铬酸盐的危害,目不转睛地观察反应电流和零件表面色泽的变化,眼睛都看得酸涩难忍,然而膜层的结合力始终不佳。

面对一次又一次失败,他耐心调节每一个工艺参数,认真观察过程中的变化。后来,他大胆质疑资料中推荐的恒流模式,改用恒压模式,最终得到了合格产品。在他的带领下,中心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便携式有机涂层防腐性能测试仪,使抗菌润滑等功能涂层的研发走到了国内前列,实现了弯道超车。

到了2018年,课题从原本的1项递增到了30项、拿下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了“0”的突破,成为了国内表面工程技术领域专业覆盖面最全的研究机构之一,打响了“航天”品牌。

紧跟市场需求,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技术的发展永远是围绕市场需求、型号需求。”这句话成为了鞠鹏飞和团队研发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前期调研中,鞠鹏飞发现许多航天产品需要在海洋大气环境下服役,但是对于其腐蚀控制技术关注的人却不多。于是,他决定向这个未知的领域出击,开展适合航天技术应用的专业研究。

“当时面临很多的困难,比如要在海洋环境下做试验,需要有场地资源和经费支持。”鞠鹏飞说道。通过与国内一些高校合作,他们解决了试验场地问题,在海岛搭建了环境试验站。

为了得到海洋环境的第一手数据,鞠鹏飞在两年时间里多次前往试验站开展试验研究工作。在海岛上,平均气温达到了40℃左右。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经常连续一周、每天14小时在户外工作,强烈紫外线的灼烧让他褪去了三层皮肤。此外,由于淡水资源的稀缺,团队人员只能收集雨水进行日常收集。经过潜心研究,在尝试了近百次验证试验、投放千余种试验件、经过4000余组数据分析后,鞠鹏飞开发了模拟海洋环境材料加速老化系统、便携式涂层性能测试仪器等一系列检测技术,筛选出了新的防护涂层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极大地提高我国装备在海洋环境下的服役寿命。

攻坚技术难题,保障卫星产品研制

在为航天装备打造“防护服”的过程中,鞠鹏飞在处理完成防腐技术的研制外,还进一步解决材料的耐磨、润滑等作用。“一个好的技术,不能盯着一个技术指标,还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在实际使用中发挥它最好的作用。为此提出了‘型号要什么,我们就研究,型号缺什么,我们就开发’的口号。”鞠鹏飞说道。

在新卫星的研制工作中,一种黑色的膜层常常被运用在单机设备上,但是由于它在环境试验后常常会出现膜层脱落问题,从而“污染”卫星内部工作载荷或者电子单机,影响卫星可靠服役。之前研究该课题的同行告诉鞠鹏飞,这个问题很难100%的解决。

鞠鹏飞仔细研究该膜层的各项参数,在反复多次研究后,虽然能够有效改善产品质量,但始终无法根除这个“顽疾”。于是,他改变思路,重新梳理可能的故障树。

“我们没有按老方法做,而是先从科学原理上去分析为什么会脱落,然后再去想是哪一个环节、哪一个参数导致的,再去调节这个参数。”鞠鹏飞说道。经过反复的原理分析后,团队最终找到了“根结”所在,最终在各项参数调节后顺利解决了该技术难题。

对于技术难题攻关的道路上,鞠鹏飞一次又一次地带领团队从最基本的工作上着手,把好方向,不苦干、不蛮干,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用巧干、精干解决问题的本身,保障型号的一次次研制工作。他的同事说,鞠鹏飞用“小专业”攻克核心技术,用匠心打造航天装备“防护服”,去实现华东第一热表处理技术中心的目标。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代学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